跨类别谚语的归类问题——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四川卷》为例

   刊发时间:2023-05-04  

谚语,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和传播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民间文学体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工作手册》谚语卷编纂体例中,对谚语是这样定义的:谚语“是以简短易记的语句和相对定型的结构来总结集体经验、传授普遍知识、讲述基本道理且世代相传的口头语言艺术。”

 

一、谚语中广泛存在着跨类别作品

 

广大民众在传播和使用谚语时,并不会对谚语进行分类,不会特别说明这是一条什么类别的谚语。但当我们把浩如烟海的谚语作品收集起来编纂成书时,却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将具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性、相关性特征的谚语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方便人们阅读、理解、欣赏、传播和研究。对成千上万条谚语进行分类,是编纂《大系·谚语卷》必须要做的工作。

 

在大系谚语卷的编纂体例中,将谚语分成了自然谚语、农业谚语、其他行业谚语、事理谚语、修养谚语、社交谚语、生活谚语和时政谚语八个大类(一级分类)。在每个大类下面,又分成若干中类(二级分类);有的种类下面,再分成了若干小类(三级分类)。有专家说,编纂《大系》时分类“宜粗不宜细”,分得太细反而不易操作。确实,对史诗、长诗、传说、说唱这些单篇作品篇幅较长的门类,分类适合“粗”一些。但对谚语、俗语、谜语这些单件作品篇幅很短的门类,每个大类包含的作品会有上千条甚至数千条,如果不再“细分”的话,会给人一盘散沙的印象。正如面对成千上万颗珍珠,我们要展示或售卖它们时,必须按照大小、色泽等标准将其分门别类,甚至穿连成串,这样才能给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感觉。

 

谚语卷编纂体例虽然对不同类别的谚语都分别做了阐释,但在具体编纂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少谚语条目都存在归类的困难,将它们归入多个类别都是有道理的。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编纂自然谚语的人员认为它是对气象经验的总结,说的是出现朝霞时往往预示着会下雨,出现晚霞时则常常预示着会天晴,所以把它编入了自然谚语中的“气象”类里。与此同时,编纂生活谚语的人员认为它是人们对出行经验的总结,说的是出门之前要未雨绸缪,所以把它放在了生活谚语中的“衣食住行”类里。

 

这种可以归入多个类别的谚语,就是我们要说的跨类别谚语。为什么会出现跨类别谚语呢?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类别的谚语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边界,彼此间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交叉的情况,比如生活谚语里的“家教”类与其他行业谚语里的“教育”类,事理谚语里的“知行”类与修养谚语里的“求知”类等等。二是有些谚语反映或概括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涉及到了多个类别。三是一些谚语包含有多个层次的含义,按表层含义应归入甲类,按深层含义则应划归乙类。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跨类别谚语进行相对合理的归类呢?

 

二、依据谚语的主要内涵对其进行归类

 

对那些表达的内涵或意思不止一种的谚语,我们主张依据其主要内涵进行分类。比如前面说到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其主要内涵是对天气的预示。人们可以据此安排出行计划,也可以据此安排农事活动等等,所以将其归入“气象”谚语更合适。
这里以二十四节气谚语为例,来谈谈如何依据谚语的主要内涵对其进行归类。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通过观察天体运行,顺应农时,认知一年中时序、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综合知识体系,节气谚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横跨了多个类别。在“自然谚语”大类中,有一个中类叫“时令”,里面有一个“节气”小类。按理说,所有有关节气的谚语都可归入其中,但那样简单归类是不严密的。比如,总结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经验的节气谚语,显然纳入“农业谚语”更合适;而另一些总结日常生活经验的节气谚语,则更适合归入“生活谚语”。

 

我们的做法是:将那些主要内容是总结时令与自然现象关系的节气谚语,归入自然谚语。比如“早晨立了春,下午暖哄哄”“春分槐发芽,谷雨槐开花”“春分秋分,昼夜均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吃了夏至饭,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立冬三日,水冷三分”等等,均应归入自然谚语中的“节气”类。而那些总结节气与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关系的谚语,如“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打蛇打在七寸上,庄稼种在节气上”“清明种菜,有吃有卖”“立秋满田黄,家家修粮仓”等,将农事活动与节气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重点落在农业生产上,理应归入“农业”谚语。而“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冬至萝卜夏至姜”这样的条目,则既不归入自然谚语,也不归入农业谚语,而应归入更为恰当的“生活”谚语,它们是广大民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经验、养生经验。对“冬至大如年”这样的谚语,我们则根据其表达的主要是民俗文化方面的内涵将其归入到了“风土”谚语(二级分类)里的“方俗”(三级分类)中。“年”即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全民性和人文意义的第一大节;谚语“冬至大如年”,是说冬至在古代地位重大如年、仪式盛大如年、影响深远如年。

 

有一条“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的谚语,意思是说,我们在一个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可以用到千万个人身上。统稿时,我们先在修养谚语的“求知”类里发现有,没感觉有什么不妥,说的就是求知啊!后又在事理谚语的“知行”类里发现有,感觉也没什么不妥。但相同的条目不能重复出现在同一卷本里呀!如果简单处理,就是保留前面出现的,删除后面出现的。但仔细思考,发现这条谚语的重点在“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而不只在“求知”,所以更适合放到事理谚语里的“知行”类。于是,又回过头在修养谚语里找到它,做了删除处理。

 

三、依据谚语的深层含义对其进行归类  

 

不少谚语具有多层含义,既有表层含义,也有深层含义。对于这类谚语,我们主张依据深层含义来对其进行归类。广大民众在具体使用这些谚语时,主要想表达的也往往是其深层的含义。
继续以节气谚语举例,有些条目需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含义,才能对其进行准确归类。比如“立夏见三新”,“三新”在各地所指不尽一致,通常指新粮、新果、新菜中的某三样。表面看,这条谚语归入“节气”类没有问题,归入“农业”谚语也无不妥。但仔细思考,发现它的深层含义是强调民间在立夏节气时的一种“吃新”习俗。所以,把它放入“风土”类更合适。再如“立夏立夏,见到亲家不说话”,表面看归入自然谚语或生活谚语均无不妥。但如果我们追问立夏时见到亲家为什么不说话呢?原来答案是:立夏时节广大农民一边抢收一边抢种,大家都很忙,实在没有时间闲聊,即便是亲家见面也不行。有了这样的理解,将其归入“农业”谚语是相对合理的。

 

有些表面看来可归入同一类的节气谚语,认真理解其深层含义后,会发现应归入不同的类别。我们以“立春”和“小满”的两组谚语,来举例做比较说明。“立春三天,百草发尖”,是说立春节气一到,巴蜀地区春回大地,百草萌发,反映的是节气与自然现象间的关系,应归入“自然”谚语;而“立春三日阴,谷米贵如金”,则是将节气、气候和农业收成联系在了一起,应归入“农业”谚语。“小满江河满”,是说小满时节雨水多,大江小河水量丰沛,归入“自然”谚语里的“节气”类没有问题;而与其相似的“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则说的是小满时节如果雨水不足,田里蓄水不够,在接下来的旱季,田坎可能会被干到断裂,将严重影响到秧苗的生长和水稻的收成。所以,这条谚语归入“农业”类更合适一些。

 

谚语“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的表层含义是说栽培树木,深层含义则是以树木比喻人。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也不是在栽树时使用这条谚语,而多是在谈到孩子的教育话题时使用它,是说人在年幼时纠正错误容易,等成年再纠正就难了,强调对人的教育要赶早。所以,我们将这条谚语归入到了“教育”谚语中。四川地区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谚语,叫“女大三,抱金砖。”说的是妻子年龄略大于丈夫,有利于婚姻稳定和家庭财富积累。在统稿过程中,我们发现生活谚语的“婚恋”类和自然谚语的“风土”类都有收入。经反复权衡,最后决定将其当着一种民间方俗归入“风土”谚语中。再如“门槛关得紧,听客坐得稳”,单看字面,是无法理解这条谚语的真正意思的,需要我们去挖掘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在四川评书表演中,将结尾处称为“门槛”,“关门槛”则指收尾,“门槛关得紧”指结尾收得突然、巧妙、意犹未尽。如此,听众才会坐得住,才会久久回味,也才会反复来听。所以,这条谚语应归入行业谚语的“文体”类。

 

四、依据谚语的后句内容对其进行归类

 

谚语有单句和复句之分,复句谚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分句组成的谚语。复句谚语以两句为多,三句及以上的较少,多见于少数民族谚语中。

 

复句谚语最常见的结构是并列式,如“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田荒荒一茬,人荒荒一代”。虽然结构相同,但往往前一句说的是一方面的内容,后一句说的又是另一方面的内容。多数情况下,前句是喻体,后句是本体,通过后一句来反映和表达主要内容。所以,我们通常可以根据谚语后一句表达的内容对其进行归类。“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和“田荒荒一茬,人荒荒一代”,均可依据后句表达的含义将其归入“教育”类谚语,而不根据前句内容将前一条归入“生活”谚语、后一条归入“农业”谚语。

 

“黄瓜上了街,药铺大打开”该归入哪一类谚语呢?黄瓜上街,是指夏天黄瓜成熟的时候。此时天气逐渐炎热,各种病虫滋生,人们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加之在所有瓜菜中,黄瓜是为数不多可以生吃的,这更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几率。所以,这时到药铺买药的人多了起来。显然,这条谚语应根据后句内容归入行业谚语里的“医药”类。

 

在川西高原藏族民众中,流传着“天上日月一对,人间舅甥一双”的谚语。这条谚语的前句是喻体,后句是本体,以天上“日月”比喻唐代汉藏之间“舅甥”般的亲密关系。唐初,吐蕃和汉地不断发生冲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后,唐朝皇帝和松赞干布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是“翁婿”关系。到金城公主(唐中宗李显的养女)入藏时,唐朝皇帝与吐蕃的赞普(藏王的称号)赤德祖赞之间的关系就变成“舅甥”关系了。拉萨大昭寺外的唐蕃会盟碑也被称作“舅甥会盟碑”,就是这段“唐蕃同为一家”历史的见证。这条谚语,我们不应根据“天上日月一对”将其归入“自然”谚语,而应根据“人间舅甥一双”将其归入“时政”谚语。又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着“峨眉、龙头原是姊妹山,彝族、汉族原本是兄弟”的谚语。龙头山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是彝族人心中的神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我们不应根据前句“峨眉、龙头原是姊妹山”将其归入自然谚语中的“风土”类,而应根据后句“彝族、汉族原本是兄弟”将其归入时政谚语中的“民族”类。

 

需要注意的是,复句谚语的主要内容也并不一定都在后一句上,我们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四川彝族等少数民族谚语中,使用比喻手法时喻体可前可后。如“一千个能人的想法不会一致,一万匹跑马的脚印不会踩一处”,便是喻体在后本体在前,本体要说明的道理或事物是“一千个能人的想法不会一致”。这种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修辞方式在汉族谚语里较少见,但在彝族谚语中则较常见。

 

对每一条谚语都做出绝对精准的分类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但对大多数谚语进行相对合理的归类是可以做到、也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