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巧晖:“火出圈”的年轻面孔提升节俗能见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刊发时间:2024-03-01  

今年元宵节期间,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和坡头区游神、吴川梅菉漳州老街“走花桥”和飘色艺术、遂溪县殷屋村“舞鹰雄”等年例民俗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围观,在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有关湛江年例民俗的短视频广泛传播,飘色巡游中“悬”在空中的10后小朋友,“舞鹰雄”中“鹰”和“雄”的少年扮演者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引发了民众对于“年味”的热烈讨论,年例民俗中,这群青少年享受快乐的状态为大家津津乐道。我们看到丰富民俗艺术样式中的90后、00后,他们不再是民俗活动的被动参与者,不再是在父母辈、祖父母辈的督促下“苦着脸”拜年、走亲戚的“不懂事的小孩”,而成为了民俗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年味的创造者。

 

在过去,华北地区普遍流传着“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过年”的期盼,盼望着年节期间的糖瓜、饺子、汤圆等美食,盼望着过年穿花衣、到亲戚家串门做客。在过去,无论是从上古时代就出现的年终岁首大祭中人、神、祖先的大团圆,还是后来慢慢形成的除夕吃年夜饭的习俗,再到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亲戚走动交往的习惯,都是中国人一年到头最为集中的情感表达。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物质的追求已得到极大满足,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那种节日的“仪式感”也渐趋衰退,“年味淡了”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

 

不过,近些年来,人们从社交平台上看到福建、广东等省份春节民俗活动的热闹场景,很多人改变了“年味淡了”的看法,转而开始主动追求“年味”——很多家庭到福建、广东等传统民俗保存完好的地方旅游,逐“年味”而游。在关于这些地方年俗的调研中,笔者也看到了自媒体从业者用无人机、手持录像和摄像设备,从空中、地面记录着民俗中的青少年面孔,这不仅充分说明了这些年俗活动网友喜欢、有“流量”,也表现了民俗的“代言人”已由人们记忆中的“年长者”变为90后、00后甚至10后。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特别提到了在非遗保护过程中,社区传承和青少年传承的重要性。年轻的面孔在民俗活动中频繁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民俗传承中“青少年群体”文化传承的主动性,也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主动性。可能很多人觉得,孩子并不了解民俗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他们只是在凑热闹。这种说法忽略了民俗传承中的“身体记忆”和“身体感受”,要知道,民俗传承并非规整的学校教育,而是在有趣有味的生活中进行传递,可以说,一代代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种参与和打闹中传承民俗文化的。所以,孩子们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本身就是“身体力行”传承传统民俗的一种重要方式——吴川飘色中扮演“观音送子”“五福临门”的孩子们在嬉戏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瓜瓞绵绵”、幸福安康的追求,他们也看到了以“出入平安”“一帆风顺”等质朴的语言表达来体现广东沿海曾经消失的生计方式——出海打鱼、“水上人”的记忆,而“舞鹰雄”、游神等民俗活动的角色扮演和“冲突与和解”情节的演述,也让孩子们逐渐理解和接受了世代沿袭的生存智慧。

 

福建的游神、广东的年例等民俗展示,既让国内外民众了解了中国春节民俗的地域特征,改变了人们习惯了“春节就是饺子节”“元宵节就是汤圆节”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提升了春节民俗的能见度,讲述了春节文化所体现的中国人的公共观念和社会治理能力;同时,民俗中“火出圈”的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参与,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民俗在当代的生动活力,呈现了中国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社会担当和公众道德的有效实践。

 

另外,民俗活动中的90后、00后和10后上“热搜”,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还进一步启发我们:在节日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不能只是推广节日文化符号。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兴盛为中华文化的对外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们在推广中强调文化符号的凝练、提取与打造,这类做法在节日文化的传播推广中不一定适用。如果只注重文化符号的传播,不仅难以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还会造成关于中国节日的刻板偏见,无法让人更好地理解海外华人“有节日就有中华”的现象。节日的主体是具体化的个体参与者,只有突出体现参与者在节俗中的具体状态,才能更生动地做好中国节日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