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山地高腔民歌,是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蒙、土、裕固等九个民族“心上的话”,并由此发展出了规模盛大、别开生面的“花儿会”,展现着西北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国民协策划实施“西北民歌花儿文化生态调研”活动,定为“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子项目。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该调研项目新疆段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吐鲁番市鄯善县、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完成,形成了多篇调研报告和论文。在今年甘青两地传统“花儿会”期间,7月4日至12日,由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理论研究处处长孔宏图,中国民协顾问、新疆民协名誉主席马雄福,中国民协副主席、青海省民协主席索南多杰,甘肃省民协常务副主席杜芳,以及来自北京、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组成调研组,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临夏州康乐县、临夏市和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区,开展“2024西北民歌花儿文化生态调研”(甘肃青海段)。
本次调研通过“花儿”歌手展示、实地考察“花儿会”、参观“花儿”传习场所、访谈“花儿”歌手、与当地专家学者和歌手座谈等形式,走到山间,走进村户,深入了解“洮岷花儿”“河湟花儿”的艺术特色、传承脉络和发展前景,发现“花儿”传承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期提出对策建议。我们将汇集“新疆段”与“甘肃青海段”考察团成员的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尽快提交学苑出版社集结出版。该项目得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由中国民协主办,甘肃省民协、青海省民协承办。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花儿”产生于西北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是一种即兴口头创作,用简朴而又丰富的语言直抒胸臆,唱出心底真挚的情感。“花儿”是一股来自山野的清风,凝聚着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炙热情怀,蕴含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生哲理。岷县民俗学者、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研究员张润平认为,“花儿”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演唱的方言如同一座“四合院”,其中包含很多隐语和借代,只有同一地方的民众才能心领神会,暗通心曲。在单一曲令中,大量使用的比兴手法和信手拈来的合辙押韵,让方言的魅力尽情释放且不可替代。不少歌手也提到,如用普通话演唱,容易词不达意,很难做到押韵,而且发声位置也有明显不同,因而会让“花儿”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大打折扣。在岷县学者季绪才看来,“花儿”的表情达意与《诗经•国风》有着十分相近的表现手法,非常雅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男女对唱是“花儿”最具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艺术表征之一。“洮岷花儿”歌手虽多不识字,却表现出极强的即兴编词能力,在同声唱和中能够不间断、不重词,不禁令人赞叹歌手的急中生智和日常积累。“河湟花儿”则曲调多样,富于变化,曲令多达260余种,有着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
“花儿会”是“花儿”演唱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次调研考察了甘肃省岷县二郎山、康乐县莲花山,青海省大通县老爷山、湟中区南佛山等“花儿”胜地,亲身感受了“花儿会”的历史传承和存续现状。“花儿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会期都会吸引周边数以万计的百姓前来赶会。据青海省非遗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名誉会长滕晓天介绍,青海省内一定规模以上的“花儿会”突破了100多处,覆盖了70%以上的多民族群众和70%以上的全省地域。“南佛山花儿会”还发展出民众随“花儿”歌手的演唱而翩翩起舞的人气场面。除了在“花儿会”上唱“花儿”,开业、结婚等场合也多邀请“花儿”歌手来添彩助兴。
如今,“花儿”歌手紧跟时代脚步,创作出了新时代“花儿”作品,涉及党的二十大、党风廉政建设、疫情防控、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内容,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民间文艺的力量。
众手护花盼“花儿”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载体就是社区传承人群。各级“花儿”代表性传承人对于“花儿”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青海“花儿皇后”张存秀1999年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开设了“花儿茶社”(现为“花儿传承中心”),为传承“花儿”提供了活动场地和经济来源,她亲自教授“花儿”演唱,自掏腰包解决学生食宿并发放补助,如今已有七八十位徒弟,带动了当地“花儿”艺术的发展。“老爷山花儿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得林是教师出身,致力于推动“花儿”传承。上世纪90年代初便在大通县第一个尝试将“花儿”引进课堂,将四大发明等知识以“花儿”的形式讲授,并以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地方风物等为起兴,创作了《新编大传花儿》《大传花儿集》等作品。一些民间歌手和传承人成立了民间的“花儿”艺术团,让“花儿”传承发展有了组织、阵地和人员的保障。
地方学者持续推动“花儿”学术研究。多个流派“花儿”流传地的学者积极收集花儿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出版“花儿”成果,其中不乏知名的“花儿”唱把式。岷县学者张润平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任教期间开始收集研究“花儿”,走访“花儿”歌手。几十年来,他对“花儿”艺术理论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发表“花儿”研究学术论文近20篇,并出版有《洮岷花儿》《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岷县花儿学术论文选》等著作。“莲花山花儿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文香莲能编会唱,既是唱把式又是串班长,在其“花儿”传习所收藏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花儿”文献资料,包括著作期刊、歌词整理、活动材料、活动照片等。
政府为“花儿”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甘青两省多地政府举办“花儿会”、“花儿”艺术节、“花儿”歌手大赛等活动,为“花儿”传承传播提供支持和平台。自2000年来,岷县连续举办24届“洮岷花儿”歌手大赛。由青海省文化馆具体协调和组织的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自2004年首创以来,已成功举办21届。多地还借助电视、新媒体等媒介传播“花儿”。将“花儿”引入各类文旅宣传活动,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场馆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花儿”传承发展。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展面向“花儿”歌手、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的“花儿”培训活动,推动“花儿”理论研究,组织编辑创作推出“花儿”研究著作、“花儿”演唱专辑、“花儿”剧目、“花儿”纪录片等成果,征集“花儿”文献史料。其中临夏州博物馆收藏有近百年来的“花儿”文献史料七大类5300余份,包括“花儿”理论著作、期刊杂志、唱本歌词集、图片资料、音像制品、报纸剪贴等内容。在组织机制上不断提升,临夏州成立中国民协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制定“花儿”保护规划和条例,积极创建“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多地还支持建立“花儿”艺术团、传习所、保护传承基地。
“花儿”进校园成果颇丰。“二郎山花儿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郭成在岷县职专开设的民间大师班授课,岷县花儿协会会长、定西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狗娃在岷县岷阳初中定期授课。临夏市组织“花儿”传承人到大中小学进行演唱技艺示范、定期集体授课。西北民族大学设立民族民间音乐课、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课、西北“花儿”研讨课等课程,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授“花儿”知识和演唱。青海高校探索“花儿”通俗化演唱,发展出管弦乐伴奏、无伴奏合唱、大型交响乐作品等多种形式,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
在多方的努力和推动下,“花儿”从原来不受人尊重的高山深谷、田间地头偷唱状态,转变为如今借助非遗的“快车”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可与关注,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花儿”传承路在何方
上述多地民间“花儿会”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又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当之无愧的全人类共荣共享的“大西北之魂”。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给“花儿”的文化生态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据实地考察,民间“花儿会”规模日益缩小、传唱人群不断萎缩,“人亡歌息”的危机始终存在。当前,“花儿”传承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内需不足。在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社会背景下,乡村与城镇发展不均衡,造成大量年轻人口流向城镇谋求发展,作为“花儿”传承基础的村落共同体瓦解,“花儿”传承发展失去了基础性、根本性的群体。同时,迁入城镇的潜在“花儿”传承者更愿意接受五光十色的城市消费文化,而单一慢节奏的乡土本源文化受到排挤。“花儿”的一些重要文化特征只有通过群体性的活态传承才能表现出来,“花儿”群体的解构带来了“花儿”传承危机,其中不仅包括“花儿”歌手,还有“花儿”受众。因此,需要依靠乡村振兴,尤其乡村文化振兴,来重振村落共同体,复兴乡村生活与节庆仪式,为“花儿”传承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传承不足。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要把传承放在首位。青少年本是“花儿”传承的重要新生力量,但因中小学教育模式与课业负担过重,方言环境全方位弱化,在田间地头学唱“花儿”的机会明显减少,导致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环境学“花儿”、唱“花儿”。目前演唱“花儿”的歌手多在40岁以上,“花儿”传承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问题。学校需要引进“花儿”高手能人,说清讲透传唱千年、声声不息“花儿”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切实提升师生对于乡土文化的精神认同与自觉传承,从而解决“听不懂、不好听、不愿学”的现实问题。此外,舞台化包装演绎逐渐替代男女对歌的民间传统,使得“花儿”歌手即兴演唱的核心能力随之丧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民歌经典无不是源自民歌手的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建议各地恢复歌手擂台赛,只有在以歌传情的智力较量中才能激发创作的欲望和灵感的闪现,这是推动“花儿”守正创新、佳作迭出的有效动力机制。
三是“两创”不足。在社会传播阶段,同样缺乏高手能人来精选和推广各流派“花儿”代表性作品,提炼“花儿”最核心、最具辨识度的音乐元素和地域语言,与诸多流行音乐进行有效地嫁接、融合与再创作,与时俱进,融入生活,形成有流量、能“破圈”和有传唱度的精品力作。同时,互联网在“花儿”传承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突破了时空限制,让“花儿”得以在更广时空予以传播。自媒体成为“花儿”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但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容忽视。自媒体传播中,“花儿”和小调的叫法混乱,易被混淆,给受众带来误解。需要积极发掘培育“花儿”传播达人,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加强管理和引导,营造良好的“花儿”传播环境。
“花儿”传承发展离不开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议实施系统性保护举措,充分凝聚专家力量,建立“花儿”数字化档案,加大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多方合力推动口耳相传、大众传承的“花儿”艺术重现“诗与歌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