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上午,“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进校园”之“非遗小剧场”志愿服务小分队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实验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刘加民,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副主任严敬群,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滕宝忠,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实验小学党委总支书记王振惠,《社会与公益》杂志社社长助理刘斌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人大附中实验小学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非遗小剧场”精选了11个孩子们喜爱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郝建启的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以其欢快的旋律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赢得了阵阵掌声;李娜的京韵大鼓《丑末寅初》则展现了传统曲艺的独特韵味;冯子贺的变脸《千面万相》更是让同学们惊叹不已,惊呼不断。此外,秦永超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江联营的口技《鸟韵》、陈国玲的魔术《炫舞飞歌》、刘连喜、马爽的相声《最强大脑》、段小凤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节目也都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也非常珍惜与知名艺术家同台献艺的机会,展示了精心准备的开场舞《舞龙舞狮》、民族舞蹈《龙舟谣》、武术《龙腾武悦》等十分精彩的节目,展现了热爱传统文化、重视非遗传承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们的自信又开朗的精神面貌。
演出开幕式上,荣书琴给孩子们送来了宝贵的六一礼物:冯骥才题写的“小小民艺馆”和罗杨题写的“非遗小剧场”两个匾额。非遗小剧场演出结束后,荣书琴、刘加民一行参观了学校正在进行的“非遗进课堂”公开课展示活动,面塑、手绘兔儿爷、北京风筝、漆扇、24节气衍纸、京剧脸谱布贴画等六种非遗技艺的传承人进入课堂,亲自给56个班级2000多位学生教授非遗技艺,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非遗手工制作方法和非遗知识,在近一个小时的非遗体验后,每个孩子都创作了一件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开心之情溢于言表。荣书琴表示,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和保护。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爱上非遗,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王振惠表示,一年一次的非遗日活动,是我们教育理念的一部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日常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做起。滕宝忠表示,民间文学是非遗项目当中最大的门类之一,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希望有机会让孩子们更多了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族史诗、谚语谜语歇后语等口头文学遗产,提高他们对民族语文的兴趣,写好中高考作文。
据悉,本次活动是人大附中实验小学2024年“非遗日”活动的一部分, 中国民协与学校领导精心设计了非遗小剧场演出、非遗公开课、非遗图文展示等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