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

——专家热议福建海丝文化

来源:光明日报 刊发时间:2017-07-19 作者:徐畅

日前,“丝路文化起点考察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行动”走进福建,来自全国多地的民俗文化研究领域专家与当地学者一起,共同考察了散布于福建多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福建省文联共同主办,是“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一部分。

海丝文化影响深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福建南安九日山文管所原所长胡家其眼里,九日山不算大山,但它却因为“山中无石不刻字”而闻名。“这里面朝晋江,山下庙里供奉的海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海神,山间则留下了大量宋元时期的祈风石刻。信息量很大,涵盖了新闻要素的5个‘W’。还有一些石刻则像现代人发的微博,记录着古人的状态。”胡家其年近七十,但以福建口音说起他身后的这座九日山,笑呵呵的,中气十足。谈笑间,这位三十年前弃商从文的瘦小老头,带领考察者走进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千年历史之中。

除了九日山石刻,漳州的月港古码头,泉州的德化古窑和白瓷、开元寺东西塔、北管南音……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福建,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烙下了海丝文化的浓重印记,成为当地老百姓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刘宗迪指出,中国不仅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输出了大量的瓷器、茶叶,还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福建一带农历七月初七所拜的魁星,原是波斯的神。这种魁星崇拜始于宋代,应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系”。

在福建省民协副主席陈晓萍看来,福建当代的民间工艺之所以如此繁荣,离不开海丝文化的影响。“以泉州为例,在宋元时期,泉州简直就是宗教的博物馆。除了道教和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均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当地找到了存在的土壤。而在为这些宗教修桥建塔立寺庙的过程中,福建本土匠人受到了外来工匠的影响,进而推动了当地雕刻技艺的发展。”

民间文化保护要有一定标准可循

通过考察,专家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考察期间举行的座谈会上,长期研究闽文化的福建省民协副主席、福州市民协主席卢为峰指出:“现在不少古民居和古村落做了改造以后,什么都好,但总是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有的把对联上下联贴反了,有的简体字繁体字乱用,还有的宗祠甚至把祖先族谱郡望弄错了。”他建议,在保护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标准,“比如书写的时候从右到左还是从左到右,我觉得还是要按照传统,从右到左书写。”

中国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郑国珍也表示,市场上因为趋利而产生的偷工减料等问题,让不少应该代表民间文化的工艺品丧失了原本的价值。比如南平建阳有名的黑釉瓷——“建盏”,有的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造,有的则粗制滥造,扰乱了市场,降低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这样的后果,便是让辛辛苦苦挖掘出的民间文化走向衰落。而当它毁掉的时候,要想再起来,就是千般万般难”。

令郑国珍感到欣慰的是,从挖掘到修缮,到产生文化产业,再到共同服务社会,“以往只是吹吹拉拉弹弹唱唱,与百姓生活挂不上钩的民间文化,因为不少人的努力,其产业效益正逐渐显现出来”。郑国珍介绍:“福建木偶,原来只是欣赏的对象,顶多带出一个产业。现在,围绕木偶的雕刻、木偶衣服的制作、木偶器乐的生产打造出了一个产业链,继而又开拓出文化创意的产业链。”

“保护包括海丝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只是一种策略和手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资料部主任王锦强表示,保护的真正目的,是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子孙后代提供发展选项,为人类未来发展探寻方向。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