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繁荣民间文学研究事业

刊发时间:2016-08-09 作者:安德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不久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十分突出地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与研究导向,这对当下中国的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我们的民间文学研究事业,更是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史意义,也深刻地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思想价值观,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艺术特性。作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民间文学和作家书面文学一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文学体系。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学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翼,民间文学研究自诞生之后,不仅为“五四”以来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史写作中“民间”或“人民性”立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延安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同时,其研究成果还曾为中国民众的现代民族、民主观念的形成产生过关键性的影响。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尽管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拓展,但学科自发轫阶段就根植于其中的人民性特征始终占据核心位置。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不仅使得作为广大人民精神产品和民族文化重要基础的民间文学与文化的光辉得到了广泛的彰显,也为提升作为这些精神财富之主体的人民的地位做出了贡献。这一学科始终具有突出的“立足于民间”的学术品格。

随着学术的发展,民间文学研究也陷入了较多的困扰: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在传统学科内部的精耕细作,而少有突破。与此相关,在中国民间文学(包括民俗学)领域,还存在着突出的割裂上下层文化之关联、只专注于民间下层文化而忽略从文化整体的视角进行探究的倾向。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承认,民间文学研究是一门具有很强现实属性的现代学问,现实的口头文学与生活文化也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却仍然缺少具有理论深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日益体现出一种“去语境化”的取向,在高举“深入民间、扎根人民”的大旗的同时,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从人民的生活实践抽取出来的“民间文化事象”方面,而不是把这些事象视为人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它们与人的实际生活关系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这样的研究,始终无法摆脱把民间文学(及民间文化)视为“遗留物”的观念影响,无论在学科内部的具体操作还是在外界对学科本身的印象中,总是带有“保守”、“怀旧”的烙印,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相关的问题,更是缺少起码的学术关注。今天的许多研究,虽然已经把研究对象从过去转向了现在,从乡村转向了城市,但研究的视角、理念却并没有随之进行本质意义上的调整和转换,特别是很少突破学科原有的边界,去注意当下的、都市中生活的人群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利用传统资源来应对挑战并创造和维持社会关系等问题。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本身就是因强烈的现实关怀而产生的一门学问。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让人感到焦虑和关心的,是社会道德、社会风气所遭受的破坏。而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日益减少,既是当前这些社会问题的表现内容,也是导致更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有鉴于此,积极致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成了许多人文社会学科不可回避的使命,在这当中,民间文学研究尤其有责任同时又有条件,贡献自己学科的力量:一方面,这一学问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结果理应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发挥作用,而不应该在诸多严重问题面前处于失声状态;另一方面,作为该学科研究对象的各种民间文化事象当中,包含了大量与道德规范、伦理教化相关的内容,完全能够在学科视角的引领下,转化为当代有益的社会文化建设资源。

我相信,通过更加坚实地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一定能够更加自觉地坚守本学科固有的人民性立场,更加深刻地反省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科的繁荣发展,进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建设做出具有特殊学科属性的贡献。

                                          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