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刊发时间:2016-08-09 作者:苑利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有幸聆听了刘奇葆同志的大会报告,深深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于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高度关注,也为中国民间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重点讲述的以下四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1.民间文艺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应礼敬有加。

报告开篇便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民间文艺在一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刘奇葆指出:“千百年来,我国民间文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承袭了中华文化传统,成就了一座座艺术高峰”。“民间文艺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风范,值得我们礼敬和传承”。

2.保护民间文艺需整体把握,内外兼修。

与多注重民间文艺外在之美,而忽略了民间文艺内在之美的做法不同,刘奇葆十分重视民间文艺的社会功能,十分重视民间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的特殊作用。他认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从那些神话传说、民谣小戏、剪纸年画里,从那些乡风民俗、村规家训、先贤故事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明白安身立命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民间文艺传承弘扬得好的地方,往往民风淳朴向上、社会和谐安定;而在一些民间文艺缺失、文化生活贫瘠的地方,社会问题相对较多,甚至出现嗜赌成风、迷信盛行等现象”。他希望能够通过民间文艺的发掘与弘扬,让民间文艺成为浇灌人心向善、风俗醇美的清泉。

3.保护民间文艺有规律可循,切勿随心而欲。

保护民间文艺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便是要充分利用好民间文艺自有规律来保护民间文艺,而不是凭借着自己的臆想,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创造一个什么“规律”来保护民间文艺。刘奇葆告诫民间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发扬用脚做学问的优良传统”,“一定要沉下去、行天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反之,蹲在屋里制造“伪民俗”,编造“假故事”,只能破坏民间文艺的严肃性。

4.活用民间文艺,推动文化产业。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原汁原味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文艺不能活用,也不意味着文化创意工作者不能利用民间文艺中的某些元素,进行文学创新、艺术创新。刘奇葆强调要学会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靓起来、立起来,从而实现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传播的转变。

                           苑利(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