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传统与现代生活”大讲堂在古城开封开讲

刊发时间:2017-04-08 作者:蒋巍

3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民协、河南大学共同主办,河南省民协、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开封市文联承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传统与现代生活”大讲堂活动在河南开封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程健君,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以及受邀的多位民俗学、历史学、非遗学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作为对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积极响应与对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关于2017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全面落实,此次清明大讲堂活动紧紧围绕“我们的节日”和传统文化两大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民俗专家共聚古城开封,以清明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为突破口,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剖析。本次大讲堂安排了四场讲座,第一场主要讲述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的形成,一起追根溯源;第二场和第三场挖掘和读解清明节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注重文化阐释;第四场,探讨互联网时代应当如何过好清明节,倡导时代新风。从古至今、由传统到现代、又文雅又时尚、既主旨明确又包罗万象的系列讲座,令与会人员都深受教益、大呼“解渴”。

本次大讲堂还引入“互联网+”思维,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广大民间文艺爱好者进行了积极互动。据统计截至当晚20时,共有15000多人次在线观看、参与互动。作为一种以岁时节日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与文化推广活动,12个小时内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网络关注度,可以说是难得一见。

绵延2500多年的清明节,是节气又是节日,是追思亲人、传承家风、举家出游、踏青游艺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传统节日要在现代社会生根开花,既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需要与当下生活方式与接受心理的深度对接。清明节原本有着丰富的内涵,遗憾的是,由于长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忽视和压制,原本内涵丰厚、义蕴深刻的节俗礼仪,在不少人眼里变得功能单一、乏味无趣了。我们民间文艺工作者,就是想在城镇化日益加剧、生活节奏飞快、被俗世名利左右、被网络信息充斥的现代生活里,唤醒人们在清明时节静下心来,缅怀祖先、慎终追远、护佑新生、心怀期盼、感恩生活、焕发生机……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