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总书记讲话精神传达给每一位民间文艺家

刊发时间:2017-06-01 作者:侯仰军 周利利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宣部、中国文联关于对文艺工作者进行全面培训的指示精神,从2016年开始,中国民协在全国范围对中国民协会员进行培训。迄今已在北京、吉林、福建、贵州、黑龙江、河北、浙江、山东、安徽、湖北、陕西、河南、广西、湖南、内蒙古、四川、江苏等17个省市自治区举办,3000多名国家级会员参加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一路走来,会员培训工作成效显著,成果喜人。

一、紧抓落实,把讲话精神带到民间文艺第一线

为了把研讨班办好、办实,中国民协分党组高度重视,专门组成了由国内联络部牵头的中国民协培训办公室。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邱运华认真审定培训方案,细化工作安排,并亲自授课。每一期研讨班举办前,国内联络部排查摸底,确定参训精确人数,编写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提前赶到培训地落实各项事宜。学员报到后,立即召开负责人会议,强调培训纪律、学习要求;安排分组讨论,组织问卷调查;建立微信群,实现教学信息的交流互动;指导、督促学员撰写心得体会。为保证学习质量,中国民协单独或牵头举办的17期研讨班,每一期都是实打实的5天;为了让民间文艺工作者获得感性认识,还安排现场教学环节,实地考察当地的特色民间文艺项目。

陈建文书记在百忙中先后十几次作辅导报告,体现了文联领导对会员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辅导报告中,他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梳理了总书记关于文艺使命、精神、根本任务、方向、方法、保证等重要观点,强调文艺工作者是拿笔的军队,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艺术家需要伟大的灵魂。广大民间文艺家要做到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以高扬的文化自信,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洞察力,成为文化事业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不断推动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江苏省会员研讨班上,潘鲁生主席以“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民间文艺”为题作辅导讲座。他指出,民间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体系,首要的出发点在于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三个自信”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底蕴的提炼和升华,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文化包容性和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全面把握,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审视。关于文化自信理论指导民间文艺发展,他从文化观、价值观、方法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书记的文化自信理论直指民间文艺发展现实,指导我们树立民间文艺发展的文化观,深刻认识民间文艺的历史使命。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扎根人民和生活,开展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与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民间文艺回归民间。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出版全民族一代代人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三是实施“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填补民间工艺集成空白,为“传统工艺振兴”夯实基础。四是发扬学术立会传统,深化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服务国民教育体系建设。

2016年6月邱运华书记到任中国民协以来,全程参与会员培训工作,每一期培训都要作专题报告。他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文情怀、文学爱好入手,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全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期文化的显著特征;民间文艺是中华民族建设新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是土壤。广大民间文艺家要以礼敬中华文化的态度,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关注当代社会思潮,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求学员在学习中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作为分管领导,每期研讨班必到现场,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每期培训工作都能得以顺利圆满。

二、务实创新,让讲话精神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1.学习教材“与时俱进”  2016年初举办第1期研讨班,内容主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重要文献,学习刘奇葆同志代表中央在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从2016年12月在安徽举办第9期起,学习内容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内容。2017年3月,中国文联培训办公室下发以“两个讲话两个意见”为内容的专题研讨班培训教材,中国民协结合学习实际,形成了一整套的培训教材,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奇葆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为了方便学员学习,在内蒙古自治区办班时,还特意准备了蒙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2.教学方式“务实创新”  研讨班有专题讲座、有自学研讨,有现场实践、有影像教学,有参观考察、有观摩表演,有小组讨论、有工作交流,还有集体观看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丰富了研讨的内容。领导和专家紧紧围绕总书记讲话,结合各省市民间文艺工作的实际情况,讲得既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主持点评既高度凝练,又不失风趣幽默。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研讨班不愧是国家级研讨班,既严肃认真,又轻松活泼,很有高度,又很接地气,理论性、指导性都很强。

辅导报告除了系统解读总书记讲话外,还在传统文化与时代性的关系、学科建设、现代教育体系、队伍建设、非遗保护等诸多方面都有涉猎。在黑龙江,知名民俗专家曹保明作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地域特色》的辅导报告,从民间礼仪到民间艺术再到非遗保护,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阐述让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在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自觉担当、奋力谱写文化陕西新篇章》为题,与学员分享了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后的体会和感悟。在河南,郑州大学教授汪振军结合河南民间文艺发展状况作了《民间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深入浅出,各具地域特色,深受欢迎。

为了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中国民协还以专题讲座和“权益保护问卷调查”的形式,提供权益保护知识咨询服务,受到了参会学员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为适应新时期网络化社交模式,中国民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学员学习微信群,及时发布相关学习培训内容,不断加强学员间的沟通与情谊。

三、硕果累累,参训学员深感收益颇丰

中国民协成立60多年来,虽然举行过各种各样的业务培训,但像这样大规模地进行全国会员培训,还是第一次。覆盖面广、面向基层的专题培训,足见党中央对于当下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受到广大民间文艺家的热烈欢迎。参训学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的年近九旬的老民间文艺家(如胡日查,88岁,原内蒙古民协主席)、知名大学教授,也有崭露头角的80后90后艺坛新秀;既有民间技艺传承人,也有民间文艺工作者、民间文艺理论家。既是所在省市自治区民间文艺家难得的聚会,也是民间文艺工作者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曾有幸,湖南娄底人,53岁,日常生活来源全靠夫妻四处打工,但他酷爱民间文化。1982年高中毕业即开始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地方文史研究,经常是边打工,边调查釆访,边写作,迄今已掌握各种民间文化资料600余万字,出版了《湘中民间故事》一部。得知中国民协要在长沙举办研讨班,他专程从打工地千里迢迢赶回长沙。

郑玉杰,内蒙古阿荣旗剪纸艺人,由于车祸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为了参加研讨班,她忍着疼痛,从阿荣旗“站班车”(不能坐车)到扎兰屯市,再乘长途客车到乌兰浩特市,最后乘飞机抵达呼和浩特。这一路行程2000多公里,花费近20个小时。她说,尽管几经周折,腿脚酸疼,但内心是快乐的。参加这样的培训,再苦再累也值,因为我收获了真知识。

周佳霖,一级语听障碍者,一直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三十年来,她却演绎了无声世界的棕编传奇,一步步成长为湖南省编织工艺大师,曾荣获湖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省妇联“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省巾帼建功标兵”等光荣称号。其作品荣获国家、湖南省、长沙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奖20余项。当她得知中国民协举办研讨班的讯息后,在父亲的陪伴下,准时前来报到。上课时,父亲把讲课内容转换成哑语,或写在本子上,她学得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使身边学员为之动容。

作为聂氏麦秆画第六代传人聂亚平,自幼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但她凭着一股闯劲儿四年前到深圳工作,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接到培训通知后,她一人坐轮椅,克服种种困难,从深圳坐高铁来郑州参加研讨班,准时报到。她在学习体会中,写道“此次参加中国民协组织的专题研讨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进一步领会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和深刻内涵,对时代发展新要求有了清晰的感悟,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工作的形势地位,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身为一名民间艺术工作者,今后在创作方面,以人民喜好为中心,贡献才智和力量;在题材方面,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在发展方面,踏实接地气,一步一脚印,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在价值方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合理创收经济效益;在创新方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勇于创新创造,力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能融合为一体。”

参加研讨班后,学员们普遍感到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对文艺界有肯定,有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有批评,有针砭,更有行动上如何做、怎么做的引导。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好好消化理解、贯彻落实。通过学习,增强了时代使命感,开阔了创作视野,增强了创作自信,激发了创作灵感,对民间文艺工作者立足本本土、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河南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说:“作为一名90后的剪纸传承人,常常担心在社会发展中年轻人会迷失方向,脚步不坚定。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发人深醒,引人深思,让我明白青年人的艺术成长之路,要着力在思想上提炼,艺术上锤炼,制作上精炼,做出饱含地域文化特色、民间文化内涵的精品之作,才能在艺术上得到认可,市场上受到欢迎。”郑州皮画传承人孟彩虹在分组讨论时说,通过学习,体会到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我们民间艺术人才的认可和信任,我们年轻人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68岁的宣纸烙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培德感慨道,习总书记说过,“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从内心真切体会到文化艺术事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的作用,体会到国家领导人和党对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这次来学习太有意义了,来的太值了。我一定要把这次学习成果,运用到今后的艺术创作之中,把宣纸烙画艺术传承下去,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今年70岁的河南开封“宋室风筝”第五代传承人宋天亨说道:“我有三点认识很深刻。一是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二是人民需要文艺。三是文艺需要人民。习主席准确说出了文艺的始由,以及二者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可谓是一针见血。”

一年多来,中国民协培训办公室工作人员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讲话精神、带着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深入到民间文艺第一线,和劳作在田间地头、牧区渔区、林区厂矿的老中青民间文艺家、民间文艺工作者们谈理想、谈创作、谈祖国的未来、谈文艺的发展,交流情感,了解问题,解决难题,让民间文艺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看到埋头搞营生的剪纸艺人、雕刻艺人、风筝艺人、泥塑艺人、陶瓷艺人等,毅然搁下手头的活计,积极主动前来学习。他们有着自己的问题与思索,“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对我们创作有什么指导?”“国家对我们手工艺人是不是更加重视了?”“我的风筝能不能与互联网挂上钩?”“我的陶瓷怎么能更好体现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前拿剪刀、握凿子、捏泥人粗糙的手,拿着笔,一笔一划记录从北京来的声音。

“我来的太值了!”这是受训学员的心声。一定要把总书记讲话精神传达给每一位民间文艺者,这是中国民协工作人员的光荣职责。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