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民间文艺

刊发时间:2017-05-26 作者:潘鲁生

【编者按】5月24日至26日,中国民协第十五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在江苏常州举行,来自江苏省内的中国民协会员200余人参加培训活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巡视员杨企鹏,常州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荣凯元,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陈国欢,中国民协国内联络部主任侯仰军,江苏省民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丹,省民协副主席束有春、崔月明等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邱运华书记主持。潘鲁生主席作了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民间文艺》的首场辅导报告,特全文刊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新局面新境界,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面的战略思路,也是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待文化发展和文艺繁荣;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出发,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强调文艺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领导人民树立文化自信;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和战略高度,剖析文艺发展规律,直指文艺发展现实,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目标、方法和境界,就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功能、创作实践以及发展方向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和阐释,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体系,对引领和指导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间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体系,首要出发点在于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只有对千百年来人民创造的历史、文化、文艺精神充满自信,才不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会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不会“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才能真正做到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并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从而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才能使我们的民间文艺进一步传承发展而非断档零落,发展得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而非走向边缘化、同质化的困境,随时代而行而非成为沉睡的文化档案,使民间文艺成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有机组成部分,“立之当世、传之后人”,文脉永续。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进一步把握对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指导意义,在具体的民间文艺工作中做好贯彻和落实。

一、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三个自信”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底蕴的提炼和升华,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文化包容性和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全面把握,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审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遗产、精神记忆和文化心理结构,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我们的历史感,我们民族有形的文化意象、文化精神、乡愁记忆、造物智慧、创造活力等,需要自己的载体寄托和文脉传承。民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多种文艺品类和样态,与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方式、思维、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化自信理论赋予民间文艺工作坚实的文化使命,是民间文艺工作的引领和遵循。

二、文化自信理论指导民间文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阐述具有磅礴的文化力量并直指现实问题,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从近代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地深化和坚定了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文化自信理论直指民间文艺发展现实,指导我们树立民间文艺发展的文化观,深刻认识民间文艺的历史使命。曾几何时,中华礼乐文化声教四迄,发挥了“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影响,中华民族以源远流长、富于创造力的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乡土受到冲击,乡愁记忆、传统工艺、乡土民俗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热热闹闹的民间文艺一度从生活舞台的中央走向边缘。但如果我们衣、食、住、行、用越来越缺少自己的文脉,那么文化复制的背后,则潜藏一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深刻的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认识和解决民艺发展的现实问题,坚守传统民艺的文化立场、文化基因和审美风范,带动全社会自觉、自信地守护和发展我们的民间文艺、民间文化,极具现实意义。当前,《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相继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为国策。这一系列树立文化自信、守护乡愁记忆、礼敬文化传统的政策部署,在基层发挥了深远影响,进一步深化了民间文艺的价值共识。

文化自信理论引领树立民间文艺的价值观,指导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进一步开展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民间文艺活动,进一步把握传统节日、民族艺术、民间工艺、礼仪民俗作为中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民间文艺活动中,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发挥“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的特殊作用,通过群众文化生活积淀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文明的深厚力量,使民间文艺成为“中国梦”的情感纽带和生动载体。我们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本职工作出发,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研究,系统梳理民族民间文艺的价值体系,明确民间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血脉联系。加强传承,进一步尝试将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间文艺,引入中小学课堂,推广进城镇社区,返回到乡村民间,在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农村的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加强传播,结合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特点,加强民间文艺资源创新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理论引领我们进一步把握民间文艺的民间属性,明确了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方法论。在民间文艺发展中,要进一步突出人民主体,努力让人民群众成为民艺传承与创作的主角。在基层文艺工作中,使人民成为民间文艺的主角,梳理和保护好地方特色民间文艺的群众基础,做细做精基层文化活动,使基层群众有舞台、有热情、有传承、有创造,唱响民歌,创作民艺,传颂优秀的民间故事,不断丰富城镇社区和广大乡村的民间文化生活。悉心把握民间文艺的需求,汲取民间的文艺营养,加强有乡土基础、有生命活力、有文脉传承的民间文艺创作,夯实民间文艺的生活基础,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生活。要突出生活主题,不断探寻传统民艺与当代生活的衔接点,通过推动地方特色文艺在农村和城乡社区扎根,开展传习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和民间文艺样式因地制宜实施传承计划,使民间文艺成为社会、社区和民众良好互动的重要纽带,成为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民间文艺创作中不断提升扎根生活的自觉度,在扎根生活上下功夫,延续传统文脉,吸取生活养料,发展有当代精神、服务当代生活的民间文艺,在日常生活里复兴民间文艺的生命力。要顺应时代主流,积极探索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切实加强濒危传统民艺的活化与发展,做好文化生态基础研究,制定保护与传承措施,保护和丰富中华传统民艺存量,续存民艺母本,保持民艺多样性;另一方面,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具有较好的传承与生产基础,并有望拓宽发展空间的传统民艺,进一步丰富题材和品种,提升设计与转化水平,提高对城乡创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促进传统民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对民间文艺工作的基础、方向、内涵和路径都做出了历史性和战略性的指导和部署,明确了民间文艺的文化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扎实践行,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踏踏实实履行好发展民间文艺、延续文化血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

三、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民间文艺的几个着力点

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扎实践行,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踏踏实实履行好发展民间文艺、延续文化血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

在具体工作中,要扎根人民和生活,开展民间文艺之乡建设与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民间文艺回归民间。自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列为我国法定假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倡导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随即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为表现民间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人民文化、生活文化的精神特征和本质属性,中国民协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传承民俗、广接地气的优势,紧紧抓住“人民的节日人民办,人民的节日人民过”的特点,在传统节日的重要发源地、流传地,在节日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广泛的地区,在边疆或内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姿多彩、具有时代风貌的节庆文化活动。不仅对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大传统节日在民俗传承和文化内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也使得诸多沉寂已久、濒临消亡的地域性节庆礼仪或二十四节气习俗等重新回归民众的视野与生活,让各民族群众充分享有传统节日带来的人伦亲情与过节欢愉。中国民协特别注重利用民俗节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社会,以展览、展示方式,举办大型专题民间文艺活动,在群众游艺、娱乐中,培养对传统节日的情怀,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通过传统民俗节日这一特定时间与特定区域人群空间联结在一起,很好地激发和调动了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记忆,以及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要讲好中国故事,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出版全民族一代代人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要实施项目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对中国民间文艺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文联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60多年新中国民间文艺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数十亿字民间文艺资料的积累与储备,数十万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既是我国文化建设和民间文艺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基础性资源和传统优势,我们要在尊重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表达形式,尊重前辈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基础上,谋篇布局,精耕细作,书写出人民文化的时代乐章。

要实施“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填补民间工艺集成空白,为“传统工艺振兴”夯实基础。具体在编纂《中国民间工艺集成》过程中,要尊重传统工艺的经验实质,全面整理历史及当下的传统工艺要诀,梳理技法和经验,采集图示图谱,做好工艺规范、技法构成、技艺步骤等经验的整理,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品类、不同地域民间工艺的技艺原理和经验形态。要把握传统工艺的生活基础和价值,结合历史、人文、社会和生活背景,分析具体民间工艺相关的生活方式、价值导向、审美趣味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深入阐释其生成的文化原因和社会机制。要重视发掘工艺思想。重视对工艺技法、工艺哲学和工艺评价的厘定和把握,收录过程中涉及的评价标准、内容表现、语言锤炼需深入到工艺思想层面,深刻理解和把握。要关注创意衍生,关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工艺创新演化的节点、条件和转化机制,关注当代生活中传统工艺创新衍生的典型,系统梳理传统工艺创新转化的动因、路径和规律。要重视科学互补,在尊重经验、重视传承的同时,引入科学的视野和方法;在辑录原貌、存录口诀技法图谱的同时,加强理学、工学的跨学科研究,丰富工艺阐释,也尽可能运用新的科技手段留住我们传统工艺的基因片段。

我们要发扬学术立会传统,深化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服务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与实践、专题与综合性的系列研讨,积极跟踪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成果和学术动态,结合抢救、保护和研究实际,广泛吸纳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参与,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拓展学术视野。积极推动“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为民间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持。进一步面向国民教育,探索实施中国民间文艺“乡土教材”编纂计划,服务国民教育体系建设。

民间文艺是有形的,它在乡土,在民间,在老百姓的生活里;也是无形的,它在民心、在民情、在民智,是民间文化之魂,是我们的中华文化立场,连结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凝聚着中华民族深沉博大的创造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团结引导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是当前文艺工作的核心要义。团结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服务人民,是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始终不渝的发展方向。团结引导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是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和人民诉求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积极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职能和作用,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担负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活力,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夯实当代中国发展的人文基础,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与创造活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