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工作要求,中国民协中国农民画研究中心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刘燕,中国民协新文艺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史月妹一行4人,于2019年11月11日—11月15日,对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农民画进行调研。
课题组考察了三江侗画创作发展现状,对骨干作者进行访谈,并了解了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三江侗族自治县美协主席杨清利、三江县文联原主席杨顺丰、独峒镇宣委吴婉婷、独峒农民画学会会长杨功存等同志协助调研。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辖15个乡(镇),境内有侗族、汉族、苗族、瑶族、壮族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比例达60%。因境内榕江、浔江与苗江三江交汇,故名“三江”,三江县的县城驻地为古宜镇。三江县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如独峒乡侗画、同乐乡侗绣、程阳八寨生态旅游、高定村的自然风貌、冠侗村百家宴民族风貌等。侗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自古过着“两茶一竹、种稻养鱼”的生活,他们将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信仰融入刺绣花样、侗锦和服饰花样中;三江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古井等建筑空间,侗戏、侗族大歌、百家宴、打油茶、吹芦笙等各种民间活动,丰富的民间生活为侗画创作提供了源泉。
课题组先后到达独峒农民画基地,实地调研三江侗族农民画发展现状,了解骨干作者创作情况;调研程阳八寨村寨文化生态,并考察了“中国侗画博物馆”,对衍生产品开发状况和传播渠道情况进行调研;参观了三江县博物馆,对三江县县城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对当地民风民俗进行调研。采访三江侗画骨干作者杨共国、杨贤考、杨功存、张军谊、杨丹、吴凡宇、彭永培等10人,其中包括骨干作者、辅导老师和从事产业发展的工作人员。
20世纪70年代三江县成立美术宣传组,最早的辅导班在林溪镇冠洞村举办,辅导老师是刘克清,他培养了包括杨培述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作者。改革开放后,三江农民画在创作手法上逐步多元化,在创作方法上转向从传统民间美术中汲取造型内容和方法,以侗乡生活面貌为内容的现代民间绘画艺术风格。当前三江县独峒镇还设立了侗画展示馆,方便人们参观和学习。独峒镇有许多作者都是全家一起画画的,如杨共国、杨功存等作者一家三代都画农民画,他们一边劳作一遍绘画。如今成立了独峒农民画学会,已有会员40多人,创作队伍在不断地扩大中。
三江农民画以民族建筑、节日习俗、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民间生活为基本题材,体现侗族民间婚庆、节日、日常生活内容,从侗族刺绣、侗锦等民间色彩中汲取造型元素,塑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侗画艺术风格。如今独峒乡的侗族农民画在绘画载体和材料上进行着探索,如用漆画、簸箕画的绘画载体,拓宽了侗画的材料,利用墙画的艺术形式,使城市美化的同时,还宣传了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成为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中心校以侗画为教学特色,出版了校本教材《美术——侗画艺术》《美术——侗画民间美术与儿童科幻画》《美术——吹塑版画和植物贴画》,在小学生素质教育和新作者发掘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侗族农民画不仅是一种绘画艺术形式,而且是侗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当前网络宣传和互联网经济发展将为侗族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随着三江旅游业的发展,侗画的宣传和产业发展问题逐渐提上日程,目前侗画衍生产品的开发还存在品类单一,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相信通过政府、学界、农民画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创作和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