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特别是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带有传承性的行为、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任何民俗都有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或者消亡的过程,某些民俗事象经过长时间演变,虽然保有其基本形态,但内在性质和心理基础却已经发生了改变。有的民俗事象向游戏形式逐渐转化,其器用的民俗含义往往就被湮没在常人的嬉笑玩乐之中了。按民俗活动的性质可将玩具划分为礼仪、祈禳、节令、戏耍四种类型。
礼仪玩具与人生礼仪风俗习惯有关,往往用作祝福、纪念、庆贺、预卜,如外孙满月时由外婆赠送的“红布鸡”;祈禳玩具与民俗信仰有关,往往用作各种信仰活动,如祭祀、占卜、符咒、祈禳、压胜、驱邪、祷祝的法器道具,如逢旱灾让孩子执耍求雨的“纸龙”、“土龙”;节令玩具与节令习俗有关,多是按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方式随岁时节令为儿童制作的娱乐品,如端午节的“五毒”香包或中秋节的“兔儿爷”;戏耍玩具与游艺习俗有关,专事娱玩的器具有“纸拉花”、“水鸟叫叫”、“拖车”“木刀枪”等。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成长中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贺仪式和所经历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过程。一般有生育、婚嫁、寿诞和丧葬。这其中最能体现传统玩具价值的莫过于生育了,繁衍后代、延续家族一直是国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传统玩具在传达“求子”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拴娃娃是民间传统的祈子风俗,具体的名称和行事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域而有所差异。大体都是结婚的妇女想要孩子,便到当地的娘娘庙之类的庙宇求得一个泥娃娃的小玩意,如果灵验了,就要拿几个泥娃娃到寺庙里去还愿,供别的妇女来“栓”。泥娃娃的形制在各个地方有所不同,著名的有淮阳“二月会”上的泥泥狗,它造型古拙、颇为怪异,有的头上长有两只耳朵,据说是纪念人类的祖先“人祖伏羲”。
河南浚县有一种风趣的与祈子有关的习俗,它典型地表现了民间玩具娱玩方式的特性。当地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和七月十五都有盛大的庙会。届时,农妇往往整篮地购买泥玩具,因为她们知道在回家的路上必定会遇到索讨玩具的孩子们。每当童谣声起:“给个咕咕鸡,生子又生孙”时,农妇们似乎获得了期待中的吉祥祝福,以致她们总会愉快地将“泥咕咕”分赠给尾追不舍的稚童们。于是欢声、笑语、哨音汇成一个欢快融洽、情趣浓郁的乡土氛围。“咕咕鸡”的价值意义在这种情境中得以升华,成为一群人在此时此景中进行情感交流、追求心想事成的媒介物。
婚嫁时,有时会送一对雌雄布猴,暗示男女婚配。在古代“早生贵子”诉求,会高于对新人“百年好合”的祝福。因此即便是婚嫁送礼,小孩子的礼物更是重头戏。有的妇女怀孕后,娘家的弟兄就会送来各种礼物以示祝福,在这些礼物上会放上一枚毽子,寓意“见子”。洗三、满月、周岁这些人生重要的开始阶段,亲友们也都将送来贺礼,这些礼品中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日用品和玩具,如童衣、童鞋,布老虎、童枕等。特别是周岁,在这被认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中国民间从南到北都有“抓周”习俗,让孩子自己任意抓取身边摆放的物品以预测其将来,其中不乏各类玩具。
宗教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百姓精神的寄托。宗教对传统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样,对传统玩具的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祈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祈福的玩具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因而,以宗教为题材的玩具屡见不鲜。比较典型的有西藏的“擦擦”,即指泥制的各种小泥佛、小佛塔等,用于驱灾求福。常见的有高浮雕、浅浮雕、圆雕,均用凹型模具挤压脱模,然后晒干,有的再经烧制、或彩绘。此物属一种圣物,多流传民间。
放风筝,如今已是人们春天郊游、踏青喜好的娱乐方式。殊不知关于风筝的起源却是众说纷纭,一些民俗学家提出了风筝起源与民俗活动关系甚密:“放风筝本是一项宗教活动。古人在风筝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放上天后,剪断牵绳,以期在这一年中消灾祛难。”潍坊人放风筝图个吉利太平,京津人放风筝则有“放晦气”的说法。藏族地区旧时也对放风筝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传说如果不在八月里放风筝,来年农牧业就会受影响。显然这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活动,但可以佐证放风筝这一娱乐方式的确有一定的民俗含义。
中国人长期处在农业社会,造就了比较保守、墨守成规的性格。农业民族居有定所,耕种需有定时,因此最怕侵扰与战乱。一旦战争兴起,不但征兵、征粮,流离失所而且不得耕种,影响民生。所以追求和平与安定、禳灾纳吉就成为民间泥塑玩具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种精神追求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到泥塑玩具的艺术创造之中,成为慰藉精神、改善命运、向往美好的重要途径。而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是以传统题材为主流,寓意吉祥、迎财纳福的主体塑造最常见。对于自然中的难解之谜和生活中的许多苦难,常使人们产生许多幻想,《观音菩萨》《八仙庆寿》《武财神关羽》等作品就是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来帮助自己实现美好生活。
节令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立国之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岁时节令民俗。在各种节日中,都少不了民间玩具的参与。有歌谣唱:“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生,放风筝;杨柳死,踢毽子。”春节、十五元宵、立春、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在这些热闹的节日中,人们总会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民俗事物来寄托自己情感,传统玩具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载体,既能娱乐大众,又能渲染节日气氛、环境。
在广大农村,为孩子们制作的各种玩具,没有那种追求经济利益的功利目的,而主要是老百姓根据节令礼俗和自我娱乐而进行的自由、随意的个体化创作。业余制作及其制品,与民间风俗习惯和文化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也与老百姓遵从社会规范、注重人际交情有着密切关系,其持久性和一贯性也多得助于这些文化因素。非交换的生产性质和自由随意的创作状态,使这类玩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意味。其艺术品质刚健、朴素、清新、简约,富有鲜明的个人旨趣和地域特色。大众化的业余制作,是民间玩具专业艺匠和产地生发的社会基础,也是化育民间玩具地域性艺术风格和美学品质的现实土壤。
(首发于《缤纷·民艺》2017年第1期,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