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创作之路越走越宽
翁海星(浙江舟山六桂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有幸成为第二期中国民间手工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学员,让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重视,同时也感受到民协各级领导对于我们偏僻的舟山海岛民间艺术发展的关怀。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学习时间,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方位触碰,让我感悟到了在平常的创作中不能领悟的一些感知。
杭间老师系统的理论阐述让我对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王其金老师接近生活化的讲解使我找到了一种平民艺术与学院艺术交融的自信和亲近,特别是他所说的民间艺术一定要结合自己本地的文化特色和自身的技艺特点来创作出能够表现本土文化特征的作品,这番话为我以后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自己在民间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取与舍,更加明确了方向,坚定了目标。清楚地认识到在以后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我可以越过一些坎坷,走的更宽,行的更远,使作品更有思想性、地域性、世界性。我相信老师的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最后,希望中国民协和省民协多举办这样实在的有用的研修班,让我们这些民间手工艺人多多充电,提高艺术创作水平,为传承民间工艺和祖国的文化遗产出一份力。
将民间手工艺不断传承下去
闫桂维(承德上世满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
由于时代的改变与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和参观访问,我知道了古老的民间艺术只是艺术领域的一项分类,在当代社会中,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的延续和传承,不能只靠保护,更要不断创新。民间手工艺术一定要借鉴吸收当代艺术的创作元素,才能将民间艺术不断地传承发展下去。
我作为满族刺绣的传承人,深知我们的设计图样和风格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创新,结合实际,集时尚、观赏、实用于一体,打破旧有的形式,将当代的艺术特征、美学的气味、文化的气息与我们古老的传统艺术相结合,让传统的民间工艺回归自然、回归时代,以人为本,因地取材,因人成事,不断进取,这样才不会导致传统的民间艺术走向萎缩和消失,才能把我国民间工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的一些疑问得到了解答,不仅看到了自己与其他工艺家的差距,还提高了理论修养,使思想认识得到了很大提升,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修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搭建了一个提升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理论水平和技能技艺的平台。
民间艺人走进了大学课堂
杜 平(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文联)
我是一位普通的民间工艺家,从事刻铜工艺已经几十年。由于过去的各种原因,民间艺术一直没有被社会所重视,不能登大雅之堂,民间艺人想进高等学府深造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我能走进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亲耳聆听导师们的指教,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
回想过去,自己只是制作而不是创作,抱着传统技艺不放,在创作理念和制作过程中,一直墨守陈规,没有任何新意,根本不知“艺术”两个字的真正涵义,以为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是母亲文化,只要坚持就能使其发扬和传承,殊不知这是极其幼稚和片面的想法。通过这几天中国美术学院的导师们的讲解,我才懂得了“任何艺术形式都要不停地创新,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注入新的思维和理念,要与时俱进,要使作品有观赏性、收藏性,寻找表现形式上的突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要有更高的追求,只有这样,民间艺术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这正是我目前所面临的艰难课题,也是大多数民间工艺家们所面临的课题,我希望中国民协今后能多提供给我们像今天这样的学习机会,把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民间艺人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人和记录人
张 霄(福建省建瓯市老根世家家具有限公司)
当下科技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不断改变,这对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冲击,造成不少传统手工艺技艺的流失,也迫使我们在保留原有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同时寻求创新与变革。
传统木雕与根雕的制作工具以凿子和斧头为主,现在以电锯、高速钻和电磨等电气化工具为主,这严重地导致现在的木雕、根雕正慢慢地失去旧有的传统制作工具体现在雕刻品上的工艺力量和手工美感,而这正是现代电气化新工具所表达不出和到达不了的艺术表达高度。所以,在创新与进步的同时,更应当保留并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工艺与精髓,既要新旧结合,又要取长补短。
我们民间手工艺人在手工艺制作题材上,多以传统的、老旧的题材为主。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味地模仿和仿制旧有的题材只会让我们缺失自己的思想表达和创造创新能力,因而逐渐走向衰落,与时代脱节,最终被淘汰。手工艺的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手工艺的技艺和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更应当是去创造、制作、发现具有现代社会文明和时代气息的艺术表达形式。我们民间手工艺传承人,不仅是一个纯粹的手工艺人,一个专注做好自己手艺的手艺人,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传承人和记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