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文化物种的守护时代

   刊发时间:2015-07-10   乔晓光

一、时代的使命与我们的选择

新世纪初以来,教科文组织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在中国广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初的遗产概念转化为文化热点的日常化社会实践,短短的十多年,非遗传承保护的遗产理念已深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国家文化管理的机制之中。我们应当看到,一方面是在国家不断发展强大的趋势中,国家与民众的文化情感在不断靠近我们文化传统的精神之源。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内省与自觉在艰难地提升。

我们已经感受到来自国家理念和社会基层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尊重。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大潮,以及浮躁功利的社会潮流,都对脆弱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我们正处在一个几千年的古老农耕文明的转型时代,迎接现代化我们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里也夹杂着对传统文化的排斥、破坏与摧残。但面对我们古老文明的文化传统,尤其是那些乡村社会底层的活态文化传统,我们还缺乏真诚的文化情怀与守护的心理准备。我们正在遗忘我们曾经的文化敬畏和淳朴切身的生存情感依托。我们的乡村是中国每个家庭祖先与故乡情感存放的地方,如今正在成为失忆和衰落的空巢。随着那些自然村落不断的消失,人去村空,我们的农耕时代正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一个乡村的中国,也是一个活态文明的中国,多民族文化多样性丰富的乡村,是非物质文化传统最后的栖息之地。中国的乡村里遗存着古老农耕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物种,我们文明的生命特性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活态的乡村承载传递着最本源的文化基因。乡村的历史跨越了古老文明历代的王朝史,成为我们绵延至今的文明的活化石。

时代在呼唤着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与强盛,也在呼唤着远去的乡村和乡村里曾经养育我们的活的文明。新世纪初以来,中国民协在冯骥才主席的领导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中国民协选择了乡村和那些多民族乡村里天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选择了直面古老农耕文明文化物种的抢救、发掘、记录、建档以及传承与保护的时代使命。十多年一路走来,我们有了丰富的文化收获与精神硕果。

二、作为世界非遗的中国剪纸

2009年9月,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剪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形成的纸文明传统中的文化物种,是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传统。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公元三世纪传播影响到亚洲地区,公元七世纪传播影响至阿拉伯地区,十二世纪传播影响至欧美大陆。造纸术的发明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纸与汉字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主流文化的书写传统,也促进了中国文人书法与绘画的成熟。但我们忽略了纸对民间生活的影响和文明贡献,造纸术在民间的普及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实用需求,以及节日、祭日纸与火的祭祀需求。同时纸在民间的普及也造就了服务于民间文化信仰的民间美术传统,如中国剪纸、中国木版年画、中国彩扎纸艺、民间书写与绘画等非物质文化传统。

中国剪纸作为古老纸文明的文化物种,今天依然存活在我们古老的村落之中,虽然有些村落里的剪纸传统开始衰微了,文化开始流变了,年轻一代的人也不再拿起剪刀,但中国剪纸这个文化物种并没有死亡,而我们对她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三代人七十年的学科发展,对中国剪纸艺术持之以恒的田野实证调查与学术研究,使我们今天已经能够说清楚剪纸这样一笔多民族丰厚文化遗产的分布和基本的多元文化特性。在中国境内,至少有三十三个民族具有民俗剪纸活态的村社习俗文化传统,其分布区域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 %。汉民族地区的传统剪纸分布最为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麦作文化与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大部分区域。少数民族剪纸基本分布在边疆地区,其涉及的文化信仰圈包括,东北地区的萨满文化信仰区域,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信仰区域,新疆的伊斯兰文化信仰区域,西南地区多民族巫俗文化信仰区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小乘佛教文化信仰区域。在这些文化信仰区域中,剪纸依附于不同民族村社文化信仰传统,依附于不同民族村社习俗生活传统。

剪纸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发明的造纸术影响了世界。但目前还不清楚中国剪纸和世界剪纸的具体关联和影响。中国剪纸在亚洲地区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日本还保留着中国唐代时期的剪纸遗物,在东南亚地区的小乘佛教文化区域,寺庙中的剪纸及刻纸金水漏印使用比较普遍,在中国云南一些民族今天仍保留着同样的刻纸金水漏印传统。应当说中国的造纸术和剪纸在亚洲的影响是可以通过跨境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发现其历史性关联的。剪纸不仅在亚洲,在美洲、欧洲也都有剪纸的传统。至今在日本、缅甸、泰国等亚洲国家,以及美洲的墨西哥,欧洲的波兰、瑞士、丹麦、挪威等国家还有剪纸传统的遗存。从世界剪纸的文化背景看中国剪纸,中国多民族生活形态中的传统剪纸遗存,成为世界剪纸现状中有文明认知意义的活态范例,也是认知中国本土文化多样性代表性的个案。

三、中国剪纸研究中心的宗旨

中国民协成立的“中国剪纸研究中心” ,首先是为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传承保护与研究推介工作设立的,旨在守护中国剪纸这一代表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纸文明的文化物种。同时,也是配合中国民协《中国民间剪纸集成》编纂工作的专业文化需要成立的专业机构。中国剪纸研究中心的建立,在中国民协《中国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导思想指导下,开展中国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记录与发掘整理工作;开展相关文化与学术研究工作,面向全社会进行中国剪纸作为世界非遗的文化推介与文化传播,也是我们的工作要旨之一。鉴于中国民协独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面对社会基层和乡村的中国剪纸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工作,也是中心的工作重点内容。社会基层群众性的中国剪纸艺术传承发展,以及文化培训工作都是中心工作的责任与义务。

剪纸是一个富于人性化的文化物种,也是亚洲一些国家共同拥有的纸的文明传统。传统剪纸是沟通人与神、人与祖先,人与人的文化方式,同样今天也是我们与世界对话沟通的重要文化方式。在亚洲不同区域的文化信仰中,亚洲各国的剪纸共同提供了东方的艺术想象,这也是今天亚洲文化艺术发展的源泉。中国作为一个纸的文明的发源地,为纸文明的发展创造了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也影响了亚洲的纸文明发展,今天,在亚洲许多国家仍延续着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纸文明。这是一个当今亚洲现代文明发展依然应该珍惜和延续的传统。

传统剪纸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文明记忆,同时它也关联着人的思维和伦理情感的成长。剪纸心手造物的艺术方式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审美情感具有裨益作用。今天剪纸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尤其对儿童艺术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心智成长意义。剪纸和不同民族乡村社区的女性有着悠久、深刻的关联,我们在此倡导尊重中国乡村劳动妇女对中国剪纸的文化贡献,关注中国多民族乡村剪纸习俗传统和文化传承的生存状况。并祝愿中国剪纸的文化传统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