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来的文化产业大县——聚焦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

——聚焦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

   刊发时间:2015-06-19   张德玉

燕云古州迎盛会,蔚县窗花迎宾来。

清风送爽的六月,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主办,蔚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在蔚县盛大开幕。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剪纸艺术家和国际友人、国内剪纸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欢聚一堂,共襄盛事。

张家口市市委书记王晓东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蔚县剪纸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一方小小剪纸剪出了张家口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秉承“传承、发展、创新”的理念,剪纸节成为展示形象的有效平台,也必将以此为契机,打造蔚县品牌,推动合作,共谱新篇章。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说,蔚县剪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来了新的春天,带来了魅力和无限商机,是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是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通过艺术节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审美愉悦和快乐。

张家口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侯亮主持开幕式。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致欢迎辞,向来宾介绍了该县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按照省委“打造河北文化第一县、全国文化产业领头雁”的指示要求,大力发展以蔚县剪纸为引领的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绩。王志军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剪纸形象,推动剪纸产业发展,促进国内外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剪纸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姿的色彩。

文化立县 剪纸先行

文化蔚县,剪纸为媒。近年来,在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张家口和蔚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依托传统民族文化,培育特色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立县”之路,小剪纸剪出大产业,小工艺演绎了大精彩。“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据王志军介绍,目前,蔚县有1100多剪纸专业户, 5万多从业人员。2011年全县生产剪纸600多万套,产值达到4亿元,占全县GDP的5 %,剪纸已经成为重要的富民产业。多年来,蔚县一直采取小作坊生产、地摊式经营的方式。近年来,县领导重新审视,提出文化立县战略,把剪纸工艺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创新,蔚县剪纸逐步走出小作坊、形成大产业,形成了集创意设计、加工剪刻、推介销售为一体的运作模式,实现了统一研发、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集团式发展。短短几年,该县成为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蔚县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内容创新,蔚县剪纸从传统的窗花发展到8大类6000多个品种,由过去的窗户装饰、婚庆吉祥物发展为镜框、画轴、台历、明信片、信封邮票等几十种样式,功能从最初的饰品延伸到用品、礼品、收藏品等多种领域。通过技艺创新,蔚县剪纸实现了从剪刀剪到刻刀刻,从单层到复层,从单色到叠加色,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使传统剪纸从简单的“制造”走向了富有活力的“智创” 。

通过开展创意性的节庆活动,使蔚县成为世界剪纸集散地和交易中心,蔚县剪纸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领中国剪纸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叫响了“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品牌。

蔚县在发展剪纸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领军人物,着力壮大传承队伍。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蔚县专门编写出版校本教材《蔚县剪纸》 ,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剪纸幼儿园、第一个剪纸小学、第一个剪纸职业中学、第一个剪纸剧团,为剪纸艺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跨越发展 蔚县模式

自首届中国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到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短短两年时间,蔚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蔚县靠文化重塑形象、靠文化扩大影响、靠文化凝聚人心、靠文化引领经济发展,创造了“蔚县文化现象”和“蔚县发展模式” 。

注重民间文化,源于明代成化年间的蔚县剪纸,因以阴刻点彩的精妙技艺称为“蔚县点彩剪纸” ,在全国独树一帜,以“东方奇葩”之誉蛮声海内外。据田野调查,这种世代自生自繁的民间艺术分布在全县的22个乡镇中的16个乡镇、 108个行政村,其中以剪纸为业的村有28个,是蔚县乡风民俗中最亮丽的一道景观。

注重历史文化,蔚县拥有了“八百戏楼、八百庄堡” 、“南有福建土楼,北有蔚州古堡”之称,使历史文化转化为文化财富。

注重民俗文化,挖掘整理了蔚州道情、蔚县秧歌、高跷、旱船、舞狮等民间艺术,形成了特有的民俗文化,“打树花”大型社火表演,创造了“十万人次看树花、百万人次观社火”的盛况。

注重生态文化,变“自然资源”为“文化产品” ,促进了生态资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