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至13日,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广东卷·民族分卷》审稿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
1月13日上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广东卷·民族分卷》审稿会。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刘晔媛;广东省文联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工作部副主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舒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广东省专家委员会委员侯兴泉;《岭南音乐》杂志执行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广东省专家委员会委员朱明;暨南大学教授邱婧;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琴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对该分卷编纂书稿进行现场点评和工作指导。《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广东卷·民族分卷》编委会成员及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审稿交流会。
广东少数民族歌谣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历史进程中,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其民间歌谣也各具特色,既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貌,又汇聚了民族语言的精华,促使各族群众生成共同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念。与其他民间歌谣一样,广东少数民族歌谣源自人类维持生存的物质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他们通过咏唱神话人物、唱述民族英雄、传扬道德伦理、追求忠贞爱情……勾勒出各民族美好生活画卷,刻写着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把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丰富情感融为一体,富含脍炙人口的艺术魅力,是广东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确证。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广东卷·民族分卷》主编由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李筱文担任;副主编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教授李婷,韶关学院副教授黎洁仪担任。该分卷于2020年10月在广州启动。
会上,李筱文就卷本的编纂工作和书稿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作了汇报。在审稿环节,各位专家秉持对学术的严谨态度,从编纂原则、入卷标准、文本架构、规范要求、分类编排以及概念辨析与学术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对书稿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并提出了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最后,编委会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按照《工作手册》的编纂原则、体例要求以及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提高书稿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