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在艺术家工作室召开学术研讨会 “大国工匠”在百工之乡引发热烈反响

   刊发时间:2020-06-12   作者:孔宏图

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木雕艺术家郑春晖先后完成了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创作一系列具有鲜明文人特色的木雕艺术作品,在业界引发高度重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广播电视总局推选郑春晖为全国十大“大国工匠”之一,他是中国民间文艺领域唯一入选者,也是第一个荣膺“大国工匠”称号的民间手艺人。“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报道了这十位新晋的“大国工匠”。他们的工作对象大多是航母阻拦器、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和代表国际水准的科技实力。唯独郑春辉大师面对的却是一根根枯木、一截截沉香,草根艺人的“雕虫小技”可以比肩大国创造的科技重器,历史传承、地域特色、个人风格可以彰显文明古国的文化软实力。

 

时值春夏之交、梅雨纷纷时节,在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之后,中国民协今年第一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目光锁定在这位木雕艺术家引发的“郑春辉现象”上。6月10日,由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带队,来自浙江、北京和福建的专家深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工艺百花竞放的福建省莆田市进行实地调研,并在郑春辉木雕艺术馆召开专题研讨会,与来自莆田的木雕行业工艺家和中青年新文艺群体代表及高等院校老师等进行深入座谈。会议由邱运华书记主持。

 

邱运华在开场中说道,郑春辉大师的艺术创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长期醉心于木雕艺术,在创作主题方面深入思考,在艺术技法上守正创新,创作出一大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为福建木雕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双面雕刻巨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的《清明上河图》为素材,突出海峡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宏大主题,体现出郑大师在创作上自我挑战、不断突破,也体现出郑大师对民族、对国家、对文化的高度责任感与神圣使命感。这是莆田民间文艺界、福建民间文艺界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对此,我代表中国民协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郑春辉大师表示由衷的祝贺!

 

技艺,是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为自己独特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留下的符号,是文化的载体与精神的密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大国工匠”是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在造型塑像,为我们日益美好的生活、丰富的情感、宽广的胸怀和多样化的审美造型塑像。技艺的不断进步,对文明本身的进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郑春辉荣膺“大国工匠”,是国家层面对于心手相传、默默耕耘的民间手艺人的最高礼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加强“四力”。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座谈会、研讨会开到田间地头、开到艺术家工作室。今天,我们就在郑春辉大师的工作室召开艺术创作和行业发展专题研讨会,主动接地气,聆听真诉求,共商发展大计。将来,中国民协还会把学术研讨会开到剪纸艺术家的堂屋里,开到民间歌手云集的歌圩上,开到人头攒动的民俗节庆街头上……希望更多的民间文艺家和理论研究者共同参与。

 

福建省民协秘书长、驻会副主席曾章团就中国民协深入一线、聚焦木雕艺术的研讨会在福建召开,表示感谢。同时,对郑春辉大师从博大精深的中华美学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滋养自身的木雕创作,并注入中国精神与时代审美,形成了独树一帜、自成一格的“文人木雕”,其作品的技法、品相与气度、气韵,还需深入研究和加强宣传。

 

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王金煌说,“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郑春辉大师的成功首先要感谢时代给予他这么广阔的创作平台和空间,感谢党和人民给予民间艺人这么高的褒奖和荣誉。莆田文艺界要见贤思齐和总结经验,面对莆田民间工艺的传统技法与名家名作,深入思考,提升学养,开阔眼界,涵养正气,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在传承中融古开今。

 

郑春辉大师简要回顾了自己的艺术成长史与大型木雕《清明上河图》创作感想。同时,表示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事业追求同向同步,个人的不倦探索与伟大时代的中国梦紧密相连。自己对于中国历代传世名画,十分有感情。从《清明上河图》到《千里江山图》,接下来还打算创作《姑苏繁华图》,用木雕的形式立体呈现二维的国画长卷,这不仅仅是在复刻经典,同时也是在攀登技艺高峰、创造新的经典。受到疫情影响,整个手工艺行业都有很大冲击,如何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新业态中寻找商机,作为莆田市民协主席,在投入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传帮带作用。

 

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尧辉、省工艺美术大师牟湘波、来自《光明日报》的首席记者李韵、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来自莆田的木雕艺术家和市文联领导先后就郑大师创作的主题、技艺、风格等,结合木雕行业守正创新、开拓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郑春辉大师用精湛的传统技艺、独特的创作理念,不仅在木头上书写了中国故事、营造了中华审美、抒发了家国情怀,而且身体力行、完美解读了传统工艺的当下传承之路——守正创新。“郑春辉现象”是一个个案或特例,但它对于破解当下传统工艺发展进入瓶颈期的困局,对于传统工艺各个门类的复兴具有普遍的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榜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让更多有志青年志愿加入到振兴传统工艺的伟业中来,在中国民协层面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形成人才梯队、活跃创新思维等提议,邱运华书记也做了积极的回应。

 

 

郑春辉 福建莆田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传承人,也是第一位被评为“大国工匠”的非遗传承人。

 

自1985年从事木雕工作以来,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运用现代美学的理念,锐意创新思维,以现代雕塑手法结合传统雕刻技法进行雕刻,开创了山水木雕全新的意境,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上乘佳作,迄今有70多件作品荣获“百花杯”、“百花奖”、“争艳杯”等国家级、省部级美展金奖,《山乡春色》《溪林雅集》等多件作品先后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山乡晨曲》入选“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桃花源》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家园》《春江鱼乐图》《春风又绿江南岸》《山乡晨曲》等十多件作品先后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等国家文博机构及单位收藏。

 

2013年11月,巨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被收入在用二十四种文字语言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一书,央视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给予了报道,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木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