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主席路易斯•比格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以及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获奖艺术家代表,来自全球各大洲的30余位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的研究员,来自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者和教授出席了论坛和颁奖典礼。潘鲁生教授在论坛中做“中国乡村的公共艺术”主题发言,本文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公共艺术是在地性的文化生活。公共艺术泛指公共空间中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态及艺术活动,其发展受到政府主导影响,是创造性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独特艺术形式,核心价值表现为地方公众参与的具有在地性的艺术,是民众共同享有的文化艺术。中华文化艺术的根脉在乡村,中国5000年的文明是乡村主导的文明,中国乡村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五千年农耕文明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材美工巧的造物观、境生象外的艺术观、美善统一的审美观,是公共艺术在地发展的精神源泉。
改革开放40年来,快速城镇化带来巨大社会变革,也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命题。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向,提出“美丽乡村”、“美丽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乡村建设对中国意义重大,是立国基石、精神故乡、民心所向,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社会发展需要共有的历史记忆、情感维系、文化寄托和生活载体,从本土的文化现实出发来传承、建构和发展公共艺术价值观,以政策推动和审美创造来解决乡村发展的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乡村自然传承的生产之美、生活之美和村落之美,为公共艺术在地性发展提供重要资源和发展空间。乡村传承农耕生产之美,男耕女织、渔樵耕读、南稻北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产格局。传统农业蕴含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和价值观。农耕文明饱含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诸如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江苏兴化垛田等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和生产之美;乡村是传统工艺的孕育母体和传承主体,涵盖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遍布各族各地。传统工艺是生活艺术,蕴含精神之美、符号之美、材料之美,富含百姓朴素的劳动感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理想追求,充满除恶扬善、辟邪扶正、吉祥如意的生活主题。2017年3月24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鼓励提高工艺品质,扩大传承队伍,保护传统工艺相关的文化空间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乡村传承传统村落之美。传统村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的集体乡愁,其中包括建筑、宗祠、戏台、门楼、驿道、街区等精神空间,具有居住、交往、教化、商贸、祭祀、防御等多重功能。2012年4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启动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制定保护名录,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
政府主导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传承创新乡土文化,重构乡村发展格局。艺术介入乡村的形式多样,有对本土艺术形式的激活,也有外来艺术形式的融入;有将乡村作为创作空间的艺术家作品展示,也有将乡村作为生活空间的社区营造;有阶段性开展的艺术节庆活动,也有持续进行中的乡村艺术改造。艺术创作介入乡村生产,激发乡村的文化创造力。艺术服务乡村民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有效创造经济效能和文化价值。艺术家利用当地自然物产和艺术形式,修复文化生态,提升发展动力和文化自信。“手艺农村”提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艺术创意解决乡村民生问题,将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内容作为生态的、和谐的、幸福的发展范式,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化脱贫、文化富民的多元作用;艺术创作介入乡村生活,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家应走进乡土文化,扎根民间生活,在民间艺术土壤中汲取养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恢复和重建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艺术体系;艺术创作介入乡村生态,延续地方特色文化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肌理,尊重地域文化,改善村民生活空间、美化生活环境,减少盲目地旧村改造与造城运动形成的建设性破坏,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公众参与是乡村公共艺术在地性发展的关键。应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关注百姓生活诉求和实际需要。乡村首先是村民的生活家园,其次才是城乡百姓的精神家园,艺术家理想中的乡村与村民的实际生活期盼需要一个平衡点。艺术进入乡村不能忽略村民的实际需要,要对乡村生活有了解,与村民有情感沟通,站在村民的角度去看待乡村。同时,艺术融入乡村生活并非一味迎合,要取精去糟,发挥艺术陶冶情操的作用,唤醒和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明意识。吸引社会群体参与,鼓励下乡创新创业与休闲体验。国家从产业融合、设计下乡、旅游发展等个角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社会大众参与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情怀,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新乡贤”,推动乡村休闲成为中国人高质量的生活方式选择;充分利用民俗载体,重建传统节日的精神空间。民俗节庆是乡村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上有传承,在发展中有凝聚和认同,传统节日涵盖了中国人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丰厚的文化内涵。诸如当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民众共享、乡风文明是乡村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共筑乡村思想道德文化高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传承创新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文化人,弘扬真善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乡村精神风貌。重建乡村知识阶层,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乡贤”回归乡村,投身乡村建设,形成崇尚文明、遵德守礼的生活方式;共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推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与资源向乡村和农民延伸与倾斜。丰富乡村社区文化生活,推动公共文化惠民项目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活跃乡村文化市场,提高乡村文化消费水平。促进乡村就业与创业,改善乡村就业结构,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乡村内生动力。实施文化助农工程,建立公平贸易渠道,引导公平贸易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共享美丽乡村。修复自然生态,消除粗放式发展造成的紧张关系;修复人文生态,加强情感维系和内生动力,避免“空心化”的凋敝;提振乡村自信和吸引力,服务乡村生活,打造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匹配的美丽乡村;提高乡建文化质量,”一村一规划“,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公共环境,推动乡村宜居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厕所革命”。
乡村有大美,中国乡村是文化的故土,应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整合机制。乡村振兴的内涵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更包括精神上的富足。推进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构建植根中国语境的公共艺术生态体系,发挥其精神提升与文化引领的作用。突出民生主体,健全“政府主导、艺术介入、社会协作、村民受益”的乡村公共艺术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