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窑洞文化遗产田野考察研讨会

   刊发时间:2015-07-27  

遗产旅游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到危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弃窑建房”的现象,“传统”被认为是落后、愚昧。例如,永寿“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和佳县木头峪村石拱窑洞。

窑洞的保护,“有人”是关键。比保护民居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保住人,要“把人留住” ,“把人引来” 。从这方面看,遗产旅游或可为一条具有可持续性的解决之道,遗产旅游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传统民居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遗产旅游”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旅游形式,主要是指将值得珍视的“遗产”作为消费品的旅游形式。遗产旅游可以兼顾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比如美国的圣菲,当地主导性的建筑风格——土砖建筑,用黄土、粘土和稻草混合制成,全市精心保护“土”的风格,即市民对传统的“土”的风格非常自豪,很注意保持这一特点。

 

窑洞文化中风水观念的形式与启示

□祁嘉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文化研究所教授)

窑洞不仅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也总结了以风水为代表的营造智慧。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我们才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风水中生命相通、自然循环等等讲究就越发显得重要——势必祖先遵循这样的原则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究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认城市与历史的关系,在保持与自然的和谐中继续走下去。

中国的城市建设绝不能没有中国人的智慧参与,以敬畏的态度,在包括窑洞在内的各种古建中进行研究,无疑是获取这种智慧的最好途径。

 

陕西古民居的特色、保护与利用初探——以长武胡同与门楣斗格文化开发为例

□傅功振(陕西省民协名誉主席)

我们认为,古村落包括古民居保护是国家目前非常重视的工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看重的事业。

长武胡同在全国古村落中独具特色,是体现关中古穴居与院落相结合、蒙古族与汉族民居相结合的产物,极具保护开发的价值,可与北京胡同相比美,京城有北京胡同,乡村有长武胡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可以打造为全国一大亮点。

长武门楣斗格习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相沿不衰,且具有贯通古今的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其内容短小精悍,富有哲理,意境高雅,含义深刻。许多门楣斗格的内容出自典籍文献、格言警句,读后使人深受启迪。其次,门楣斗格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和楹联一样,通过书法艺术而表现,又结合镌刻、装饰等工艺美术手法而展示,令观者赏心悦目。另外,门楣斗格还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