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先觉的脚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活动专家发言

   刊发时间:2015-07-07  

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13年前,当全球化的飓风把我们的民间文化吹得濒临“花飞湮灭”之时,民间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似乎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之际,以冯骥才为首的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来到后沟,使后沟成为开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始发地,从此开辟出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抢救之路。可以说,这里也是“文化先觉者”的出发地。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不仅要有文化自觉,还要有“先觉” ;不仅要有“先觉” ,更重要的是还要“先行” 。我想,今天我们与当年的“先觉”们一起重回后沟,其意义不在于“旧梦重温” ,而是带着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新的梦想,站在振兴民族民间文化的新高度再次出发,踏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新征程。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荣誉理事长)

回望这13年,我们不经意间,只带着一种非常纯的情感,走进了后沟村。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有顶层设计,还要眼睛往下看,做底层设计。后沟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它的老祖先有能人,有智人,有高智商的人,最聪明的人,这个村子是当时历史当中一个很典型的隐居村。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当中曲曲折折,也很麻烦,碰到的难题也挺多,但是我们还是会积极去做。

乔晓光(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村庄实际上是最真实的中国故事,无论是思考未来,还是思考过去,都融为当代文化的发展的现实。后沟从13年前开始,就接触了新的概念——遗产概念。当我们把遗产赋予一个村庄,观察村庄走向的时候,就是把村庄放在一个平等的文化视线上面去再认识。后沟本质上是老百姓的,是农民的后沟,我们对后沟的观察、研究和认识,目的是通过后沟来认识中国、认识中国漫长的农业时代。后沟的意义在于后沟“活着” ,我们继续观察它,从中获得启示,来推动我们后续的遗产保护工作。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后沟村是一个经典的、耀眼的古村落,有经典的、典型的传统的人文规划;有完整的齐全的庙宇布局;有独特的村落排水系统;有精湛的天地砖雕;有样式齐全、结构丰富的窑洞式民居;有多样齐全的作坊;有独特的物产、特产;有丰富多彩的名服、名医、名文;有丰富的饮食。作为保护样板的意义,它是古民居修旧如旧的样板,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样板,是生活化传承的样板,是村落调查与记录的样板,是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样板,是村落式文化旅游的样板。

潘鲁生(中国民协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这个地方仍然像13年前一样,老百姓对由过去的古村落发展到现在的旅游名胜的生活非常知足。文化资源的转换很多地方是不容易的,古村落转换为旅游产业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障碍,但是后沟不一样,把文化资源转换为老百姓的财富非常自如。

樊宇(山东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纪录片工作室主任)

村里的老百姓都特别幸福,这个幸福不是随便来的,是冯骥才主席在13年前领着我们来到这个村子,然后通过各种呼吁得到的。连续有4年的时间,我都不定期去后沟调查,每一次冯主席都专门说调查的重点。我们用很多的技术手段来探索、来调查古人留下的优秀文化,这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

常嗣新(中国民协顾问、山西省民协主席)

后沟就是中国传统村落的标准像。后沟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反映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本来面貌。

祝昇慧(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讲师)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从书斋走向田野,从思想走向行动是非常艰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运动中,这种转变使得大批的专家学者都与民间文化同呼吸、共命运,而且不断地增强学术回应现实问题的声音。中国民协和各地方的民协,在一没有“红头文件” ,二没有财政经费的情况下,不是坐等靠要,而是积极行动,打开工作局面,走出了一条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路子。总结起来,成功的经验不外乎两条,一个是争取地方的支持,另一个是争取民间的支持。抢救工程的成功之处,不是完全围着非遗在转,而是把关注的焦点锁定在民间文化,既可以借势非遗,也可以和非遗保持距离,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民间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由传统融入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