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刊发时间:2015-07-10   忻雅华

实现中国梦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中国民协在沪举行“中国梦”--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农民画发展论坛暨培训班

为推动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上海市文联联合主办,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上海民协、复旦大学中文系共同承办的“中国梦” ——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农民画发展论坛及培训班于7月26日至27日在沪举行。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宋妍,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金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权权到会讲话,中国民协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主持论坛。来自全国30个农民画之乡的百余名农民画画家、农民画保护工作者和民间美术家、民间文艺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农民画在新形势新机遇下的发展和挑战,研究传统文化的推广普及和市场化运作。

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门类,农民画植根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沃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农民画伴随着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一路走来,生动记录了农村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农民画质朴纯真、稚拙夸张的艺术风格区别于专业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传递着人情之美、乡土之美、民俗之美。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农民画的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传承和创新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次“中国梦” ——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农民画发展培训班改变了以往授课式办班的方式,采取了专家论坛、培训班、工作经验交流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农民画考察》主编郑土有,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兵等民间文艺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农民画传承、发展状况” 、 “我们要什么” 、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画现状与发展途径”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开掘理论研究深度。在培训班上,金山农民画院原院长吴彤章,中国美术馆原馆长助理、民间美术部主任廖开明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农民画传统与发展” 、“如何创作出反映美好生活的作品”的讲座,旨在提升农民画创作者、工作者的艺术素养。27日,学员们赴金山农民画院召开中国农民画传承工作经验交流会,来自上海金山、浙江衢州、吉林东丰等地的农民画保护工作者就探索农民画发展新路、农民画艺术创作的追求与担当等议题做了交流发言。

在论坛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农民画考察》一书的首发仪式。自2006年起,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与金山农民画院合作,历时五年,对全国12省16个农民画画乡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录音、照片、访谈等形式,记录农民画作者的创作和思考,总结农民画创作的经验教训、提炼农民画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