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工艺美术大国,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工艺美术一直是支柱产业,但现在呈下行趋势,姑且不谈原创和品牌,大量以代工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产业也在发生转移,东南亚等国家开始取代我们的工艺美术外贸地位。我们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到了该拯救的时候了,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传承下去,要全面充分地认识工艺美术资源并设计当先加以转化。我们希望加强学习和借鉴,在更大范围里进行调研分析一般和个别的情况,并加以应用和发展。
几十年来,工艺美术产业相对固定,整体上缺乏创意的融入,导致目前工艺美术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加强当代创意的融入甚至是驱动之后,工艺美术将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这与当下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是不一样的。就发展现状来看,工艺美术产业需要一个拯救的方案,也需要一个愿景规划。如果再不拯救,工艺美术的传统资源还会不断流失,尤其在国际资本和产业链的整合作用下,我们的传统工艺资源不仅为人所用,被人牵制,而且还会进一步丧失文化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拿出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文化意象是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特色的视觉呈现,既是具象的,也离不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现在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包含典籍、思想意义上的国学,也包含一般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具体的造物文化,也就是工艺美术,它能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如果说国学是提升国家形象、国民教育、国家经典的传承,那么就一般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而言,传统工艺美术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说传统手工艺当中对材质的认识,对手工劳作的锻炼,产品出来后的消费、感受和认同等等,包含了很丰富的民族传统信息内容和体验。与之相比,新的、快的、速成的、复制的则缺少创造性,也容易导致趋同单一、历史感消退甚至精神文化上的浮躁和停滞。现在国家从政策导向上倡导尊重传统文化,同时要把握新常态的形势,慢下来,把工艺创造、文化传承放在里面,与未来的生活方式结合,这是非常好的机遇。这改变了快餐式的发展模式,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发展具备了土壤和条件。
从手工艺的角度看,社区的文化生态也在不断改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道里居民的手是闲不住的,日常生活里就有许多手工艺在身边。但是现在,手工艺基本从城市生活里淡出了、边缘化了。城市社区里,仅有大妈广场舞的释放渠道,少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与交流。从社区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问题,相对于农村还有一定的传统手工艺传承,城市社区应该建立手工艺的发展空间。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社区文化生活中不仅有国画、书法,还有手工艺的剪纸、刺绣,这将是个趋势,特别针对社会老龄化,手工艺里有记忆、有情感,将会逐步融入社区发展中。这样有手工艺的体验,能够增进手工艺的认同,增进手工艺消费的认识和信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艺美术具有全民性,编钥匙扣、车把套、水杯套等,生活中用得着,大家也乐意做。现在这些都商品化、流水线化了,不用自己动手去做,手工艺在城市居民的生活里大概只有老年大学里还有一席位置,少有其他的社会平台。城市缺少生活空间的体验,不动手了,精神也容易空虚,产生了一些城市病。就城镇化发展而言,我们要关注这样的问题,在社区建设中增加手工艺的体验项目,这对工艺美术传承很有意义,对国民素质和文化发展也有实际作用,如果女孩子对刺绣有体验经验,对其一生生活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农村是传统工艺美术的大本营,很多东西来自农村,很多创造性来自农村,就此还要加强整合,需要设计师的服务与整合,把传统工艺美术推向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
我们传统美术的造型体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但我们现在所受的艺术教育,包括我们现在的设计,已经脱离这个体系了,必须重新构建、恢复、修复这样的美术传统。只有根植于这样的传统美术造型体系,创造的艺术形象才有本民族的特色。现在一些工艺美术产区,运用传统工艺,但塑造的是不伦不类的造型,失去了传统是很可悲的。传统造型样式和图形的改变,使得我们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玉雕、漆艺形象、工艺、材料改变了,传统手艺就这样被丢弃了。
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实用的艺术体系,包括造型、色彩、图形、工艺以及民俗信仰等,现在,这个系统被打破了,需要进行重新梳理、修复和建构。必须在重新构建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造型体系的基础上,再寻求建立传统与当代的连接,从材质、工艺、艺术语言、文化思想内容等各方面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血脉联系,进行工艺基因谱的、产业品牌的、文化策略的研究和推广,在国际上建立我们工艺美术的民族文化意象,在国内市场和城市社区、农村生活中营造工艺美术的文化认同,使工艺美术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千百年来积淀发展的造物文脉有新的传承,使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看得见、摸得着、具体而切实的作用。
(潘鲁生 中国民协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