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画

   刊发时间:2015-07-03   潘鲁生

农民画是当代民众自发的、以本土文化为土壤,以反映民众自身生活为旨趣、以作者所属的普通民间阶层的审美追求构成其风格的绘画形式。农民画以民族民间艺术为根基,以乡土村落为母体,融合了时代内容和民族传统美术的样式、观念和功能,是民族传统文化及民间美术体系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化是必经的历史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文化传承”列入目标体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亟需从文化发展上破题,包括解决”千城一面“的建设性破坏问题,盘活传统文化资源,提升人的素质。

农民画的发展生动展现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变迁。农民画等民族传统美术的传承发展关系城镇化的文明程度。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画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当代中国美术体系的建构。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画发展可以总结为四个时期:大跃进时期,以邳县为代表的浮夸风格农民画,主要服务于政治宣传;文革时期,以户县为代表的写实风格农民画,主要作用依然是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改革开放后,以金山为代表的民间风格受到追捧,农民画参与到国家美术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现代民间绘画呈多样化发展,逐渐融入国家文化产业体系。

从城镇化发展角度看,农民画呈现三大分布类型:第一类为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以上海金山、广东龙门、山东日照为例,该类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社区文化及城市文化建设较为完善,农民画的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受多元文化影响,有较好的传承创新,借助展览及美术界精英的推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第二类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区。以吉林东丰、河南舞阳、河北辛集为例,该类地区城镇化水平正处于上升期,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正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农民画逐渐被专家和美术机构关注,为文创产业所运用,但区位优势不够,缺乏一定的传播与营销渠道。

第三类为边远及少数民族推进城镇化的地区。以新疆麦盖提、青海湟中、贵州水城为例,该类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对传统艺术样式的保存较为完整,农民画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色彩,表现出朴素的审美情趣,但城市化的社区尚未形成,缺乏专业指导和创新,处于相对边缘状态。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画创作的环境、主体、内容、手法及形式材料等都在发生变迁。从创作环境看,农民画的功能从最初的政治宣传工具到目前已成为乡村社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要求也从符合政治需要转变为研究大众审美,农民画作者逐渐走入社区,走进城市,创作群体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观念不断提升。
农民画的创作主体由过去的农民、牧民、渔民拓展到职工、市民、手工艺者等业余绘画者和部分专业美术工作者,他们的创作空间更加自由,创作思路更加开阔。农民画受到更多普通民众、文化精英、艺术家、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其消费需求也拓展至旅游纪念、家居装饰、艺术收藏等更加多元化的市场。

从创作内容看,农民画早期主要以农业“大跃进”、“文化革命”、农业科技推广、爱国卫生运动等为题材进行政治宣传图解,目前更多以民间习俗、农村生产、现实生活和自然风情为题材,体现普通群众真挚的乡土情怀、生活梦想和审美追求,创作过程更加注重艺术创新与市场需求。

从创作形式看,农民画由单一的年画、壁画形式,发展到水墨画、版画、油画、工笔画和综合材料的运用等多种门类,绘画材料也更为丰富多样。从创作手法看,主要有三种:传统造型手法、图案构成手法、综合表现手法。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画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保护传承特色样式。必须要强调农民画的地域性特色,保护源生地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现代农民画样式,主要是地域生活文化中所包含的剪纸、年画、刺绣、庙画等传统民间美术样态。农民画通过集体性创作,达成群体性认同,形成整体性承传,方可产生社会个体间的文化凝聚力,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复原农民画的群体性文化基因。

第二,转化传播美术资源。在深入把握文化生成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农民画资源通过衍生产品、数字转化的方式,结合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介,使农民画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信仰、元素、符号等在当代生活空间中延续和再生,在此基础上传播传统文化价值。

第三,消融城乡文化边界。城镇化的本质是最终实现人的城镇化,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边界非常明显,应积极构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过渡空间,通过农民画观念、形态和功能等方面“人性化”因素的注入,以有形的物质形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形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从而实现有序的“人的城镇化”目的。

第四,培养提升民众素质。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将农民画转化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城镇文明,发挥其在伦理教化、审美娱乐、人格培养、启蒙认知、情感交流、文化塑造等方面对人的培育作用,通过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
农民画是中国当代美术中不容忽视的品类之一,如何把握中华民族这一乡土艺术的本质特征、形态、价值和意义等,是农民画研究与创作的当务之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美术创作多元化的今天,农民画面临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问题,保护和促进这一美术品类的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文化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从文化层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