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文联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吕军、侯仰军,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中共汕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晓佳以及刘为光、彭康亮、向泽沛、朱智忠、郭和初、陈勇铁、安德明、施爱东、陈连山、王少明、谭运长、杨 秀、张承良、郑长铃、姜玉芳、郑君胜、朱明、冯卓慧、佘一玲、陈锤、钟训成、林仁游、陈务可等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汕尾渔歌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担任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进行学术总结。
邱运华在会上致辞,他表示,中国民协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各种新的手段、现代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将民间文化传承下去,汕尾渔歌是中国民协在这个方向做的一个重要尝试。中国民协一方面致力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原汁原味的保存,同时也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利用现代舞台传播下去,只有更大范围的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他希望通过挖掘汕尾渔歌的历史渊源,同时提高其艺术水准,用有表现力的节目表演出来,从而探索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怎么样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
被誉为“民俗学之父”的钟敬文很早就发现了渔歌的美,他对汕尾渔歌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和情感。1927年,钟敬文先生就发表了他采访记录的52首汕尾渔歌,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增添了心声, 也使汕尾渔歌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广州展演开始,汕尾渔歌用40年的时间唱到了北京;但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受地方经济发展等原因的约束,展示和展演的平台比较单一、内涵挖掘不够深透、没有系统的传承保护利用的规划、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等制约非遗渔歌文化发展的难题和瓶颈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让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深入了解汕尾渔歌的前身和现况,寻找能够不断推动汕尾渔歌的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路径成为了本次研讨会的焦点议题。
十几年来一直关注汕尾渔歌、对近年来汕尾渔歌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李丽娜表示,原汁原味的渔歌表演深入而生动地展现了疍家的风情民俗和文化内涵,也唱出了渔民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恩,参与本次演出的演员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5岁,在当今社会如何把古老的民歌从创新的角度和新的审美功能的体验上让年轻人唱,在汕尾渔歌的表演中也做了相关的尝试。
其他与会的学者依据各自专业,从民俗、音乐、文学、非遗、媒体传播等多角度纷纷做了精彩发言,如率先发言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明引用了非遗保护理念中“社区”的概念。他提出,假如把家乡和“社区”做互换的话,家乡所有的参与者、非遗的传承人、实践者,包括政府机构的相关人士、研究者等等,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构成了非遗相关的“社区”,按照非遗的保护原则来说,不管是认定还是保护措施的制定,在所有的环节中“社区”都应该是中心的力量。“社区”的认定和对相关意见的接受程度,对于非遗保护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向泽沛、刘为光、彭康亮、朱智忠、郭和初、陈勇铁等学者分别从汕尾渔歌的音乐形态、艺术风格、美学欣赏,汕尾渔歌与其他民歌的比较研究,以及民间音乐的采风创作方面做了独到的阐述,施爱东、陈连山、王少明、谭运长、杨 秀、张承良、郑长铃、姜玉芳等学者则从汕尾渔歌与民俗生活、汕尾渔歌的文学价值,汕尾渔歌传承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钟敬文、马思聪等汕尾籍文化名人与汕尾渔歌等方面作了精辟的发言。
最后,萧放从汕尾渔歌等民间音乐的民俗特性,历史的追寻和现实的关系,以及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的关系三方面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认为,汕尾渔歌“风从海上来,心朝向北京”,汕尾渔歌的“咸水味”从整个表演里面可以体会出来,“咸水味”就是生活味,汕尾渔歌把生活和艺术结合的非常好。汕尾渔歌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在现代环境里也不断改变,传承应该是传承生命力和传承文化认同的价值。他认为,10月30日-31日举行的“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是汕尾渔歌首次以专场形式在京演出,是疍家人的生活在新中国得到一个巨大的改变之后,对共产党产生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于是用一种朴素的心情用唱歌的方式表达,把渔歌唱给党听,因此,这次在京演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