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年画挂起来,万盏灯笼亮起来,醇香美酒倒出来,香肠腊肉端上来。每年寒冬腊月的绵竹,到处都是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象。
1月28日,以“从小年到大年 到绵竹过中国年”为主题的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暨“年画重回春节”文化活动将在四川绵竹市隆重开幕。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龙章,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赴孝德镇年画村考察。
绵竹年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木版刻印、手工彩绘为特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内容以吉祥喜庆、民间传说、乡土生活等为主,构图丰富夸张、色彩鲜艳明快,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郭沫若评价绵竹年画“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冯骥才赞誉绵竹年画“土中大艺术,纸上剑南春”。北宋时期,时人对成都市面的描述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桃符市”以门神为主的年画多由绵竹的年画坊提供。经过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如今的绵竹年画种类更丰富,载体更多元,与生活更结合更紧密,散发出古朴的魅力和时代的活力,已然成为绵竹靓丽的名片和独特的城市印记。
在本届年画节的众多活动中,最独具特色的,当属再现《迎春图》盛况的历史民俗文化大巡游。巡游队伍细致还原《迎春图》画卷中“金鼓开道”、“喜报阳春”、“踩高跷”、“喜打春牛”等迎春、报春、游春、打春的生动场景。年画节秉承“一座城市,一个符号,一种记忆”的办节理念,突出浓厚的中国年味和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举办20余场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将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