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文化余韵流长,最是家国魂牵梦萦。为贯彻《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节日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我们的节日·七夕”为节点,结合2023广州乞巧文化节活动、广州地区“拜七娘”习俗、乞巧工艺制作技艺等七夕特色活动,于2023年8月17日至20日在广州市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调研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广州市天河区文化馆、广州市民间文艺创作实践基地承办;广州市民协,广州市天河区文联、民协,广州市黄埔区文联、民协,广州市番禺区文联、民协,广州市文化集团,与亨美术馆协办。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广东省民协主席、中山大学教授刘晓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宗迪,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杨秀,广东省民协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广东省民协专职副主席陈龙武,副主席陈伙胜,秘书长黄舒媞等20多位领导专家、民间文艺研究者组成调研组,对广州市天河区、黄浦区、番禺区的乞巧文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考察。
“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梁代萧统编纂为《洛神赋》作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民间乞巧习俗的不胫而走,这一节日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歌咏:“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乞巧节是女子们祈求智巧和技艺的节日。这一天,女子会在家中或庭院里摆放七姐灯和花灯,祈求聪明、心灵手巧和婚姻美满。同时,女子们也会在这一天学习织布、绣花等手工艺,以此来迎接自己未来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此外,乞巧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乞巧节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寄托了人们对智慧、技艺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月17日晚,调研组前往天河区珠村乞巧文化广场观看广州乞巧文化节开幕仪式和明德堂传统拜七娘仪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民俗表演,呈现出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给参观人员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感受浓烈的文化氛围。
8月18日-19日,调研组考察了天河区的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北帝古庙,元德陈公祠,沂江潘公祠,黄浦区文冲幸福里等地的乞巧展、拜七娘仪式,到番禺区石基镇凌边村乞巧传承基地、潭山村浩明幼儿园、化龙镇校园乞巧文化传承基地等地调研乞巧文化在儿童、年轻一代中的有效传承,并观看“我们的节日——七夕”广东省文艺志愿者专场演出。“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天河乞巧习俗节日活动含“摆七娘”、拜仙、乞巧、吃七娘饭、看七娘戏等诸多内容;节日以“摆巧”为具体内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七夕工艺系列作品,如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拜仙对象不仅有牛郎,织女二星,还扩展到织女的6个姐妹,体现了岭南地区自古以来浓厚的神灵崇拜风气。广州民间举办“乞巧会”的仪式繁复讲究,早在七夕前三四个月,巧姐们便开始筹备过节的所需用品,用彩纸、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制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种精美细致的小工艺品。到了农历六月,还将谷种、绿豆放入瓷碗浸泡发芽,制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摆七娘”用。
8月20日,“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交流会”在天河区与亨美术馆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继富、广东省民协主席刘晓春、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江波分别致辞,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龙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继富分阶段主持会议。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继富在致辞中表示,以七夕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延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与和平性等中华文明的显著特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既是各民族生活实践的记录,又是各民族情感表达、精神寄托,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思想道德内涵,承载着弘扬传统美德、积淀中华民族深厚的基因,发挥着振奋民族精神、强化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中国民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至今已举办十余年,以多种形式和非凡的力量,造就了“有机的统一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形态。
广东省民协主席刘晓春说,新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多元行动力量的共同参与中,广州市的七夕文化从最初几位阿婆的自娱自乐发展到今天成为跨越不同年龄段的男女老少共享的节日,从原初的“拜七姐”“拜七娘”的信仰,发展到今天展示广府人民想象力、创造力的乞巧赛艺舞台;从原有的日常用品制作,到今天寄托乡愁记忆的田园生活和反映时代主题的手工记忆;从黄埔区、番禺区七夕巧艺坚守质朴、天真趣味到天河区致力于七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切都反映了广州七夕文化的多元主体参与、历史层次丰富和文化积淀深厚的特点,显示了以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七夕文化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这种多元主体力量共同参与的民间文艺发展模式,既是地方的,也是公共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我的,也是你的。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共享于一个节日空间,共同营造了浓烈的我们的节日的社会文化氛围。从七夕在广州市的传承发展,我们更加坚信,唯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不同行动力量,共同参与到民间文艺的视野之中,以人民为中心,民间文艺的发展才会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交流会上,四位专家学者做了主旨发言。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娟教授围绕《传统节日的当代阐释与意义再生》主题,以七夕节日为例,讨论传统的延续过程,结合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探讨了七夕的特点、广州七夕节对节俗的重构与意义。
广东省民协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储冬爱以《遗产化的七夕:传承、传播与创意》为题,结合长期的七夕节俗调研和比较研究,从七夕的内涵、地方化、遗产化之后的变化、节日的再造、面临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做了阐释。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宗迪以《广州七夕:现代遗风与异域渊源》为主题,比较了历史记载中的七夕节俗与调研所见的现代七夕文化展示,并与弗雷泽《金枝》中阿多尼斯花园相联系,提出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七夕文化的建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杨秀以《七夕节:耕织途径的竞巧表达》为题,从七夕节日中的两个意向耕织和竞巧入手,探讨七夕习俗的文化解读、七夕节的当下际遇及整体观照,提出以节俗文化理论研究为基础,考量生活、企划、文创与节俗的关联,以此提升开发利用七夕文化的可能性。
与会人员论述了中华民族“七夕文化”的内涵和七夕习俗的当代意义,并对七夕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中作出了重大战略性决策。除此之外,会议也着重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下七夕文化的“破圈”发展对策,探索了七夕文化背景下的制作技艺、饮食等相关习俗,分析了群体类民俗非遗项目的发展和传承问题,进一步挖掘、研究了岭南民俗文化,开辟了传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的新途径。
中华文化,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广州是目前国内乞巧习俗保留最完整和特色最鲜明的地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极高的民俗学、人类学价值;保护传承独具魅力的乞巧节庆文化,对于保存城市中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此次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调研交流活动上演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深刻展现了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促进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互动与共鸣中推动中华文化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