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来历

   刊发时间:2018-11-22  

七夕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简称“七夕”,又名“乞巧节、女儿节、女节、少女节、小儿节、重七、星期、香日、巧夕、双七、兰夜、穿针节、魁星节、晒书节”等。于农历七月初七夜举行。姑娘们尤重“乞巧”,浪漫过节。

七夕本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传入十数兄弟民族,各放异彩。千百年来,“七夕”还传入东、南亚不少国家。入日本,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称“七夕祭”;入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皆成各自本土化节日。

七夕源说有四:1、天文崇拜。三四千年前,民间夜观天象,遐想“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等神话。2、吉时崇拜。古称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星为“七曜”。民间以“七”表时段,以“七七”为终局。“七”谐“吉”,“七七”寓“双吉”之日。3、数字崇拜。古称“七重”为吉庆,“七”为生命神秘之数。“七”音谐“妻”,“七夕”因涉女人。4、情结崇拜。王勃《七夕赋》列“星期、月夕”为一年中尤富情结之两夜。“七夕”因别称“星期”。

“七夕乞巧”初行三“巧”:1、“穿针乞巧”。肇始汉代,女子“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乞巧。2、“喜蛛应巧”。南北朝陈瓜果于庭,喜珠网于上,则得巧。3、“投针验巧”。明女子丢巧针于盆水,水底针影成云雾、花头、鸟兽、鞋、剪刀、水茄影者,谓得巧;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谓得拙。

“乞巧”外节俗还甚多。如:道教放河灯,照牛郎认路会织女。江南巧扔五彩绳上屋顶,让喜鹊衔上天搭桥。山东在葡萄架下听牛女“谈情”。桂西七夕储饮“双七水”,避邪治病。川、黔、粤及青海土族“七夕染指甲”,祈年轻貌美、婚姻幸福。湖南妇女接七夕露水(牛郎织女相会眼泪)洗发,抹眼、手,祈眼明手快。广东莲山壮族汲七夕河酿“七月香”醋。台湾“拜七娘妈”,拜“床母”,祈子嗣、保孩童安康。

“七夕”一些古俗遗风,如: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配灵丹,晒书晒衣,为牛庆生,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等,还不时、不地偶见踪影。

近几年,不少人认定“七夕”为“中国情人节”。这是误解。“七夕”旨在颂扬已婚男女忠贞“不离不弃”,并非婚外恋情。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已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守望中国节——中国民协2012年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回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