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文化的当代意义

   刊发时间:2015-07-09   户晓辉

今年清明节,我参加了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民协和陕西省岐山县政协在周公庙联合举办的“中国礼仪之乡”命名授牌暨乙未年清明岐山各界拜祭元圣周公仪典。这次公祭活动办得简朴而庄重,体现出社会各界对周礼文化传统的奠基者周公的缅怀和感恩之情。岐山清明节公祭周公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周礼文化进入当代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并且适应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周礼文化做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是“制礼作乐,确定刑名”,周公的“礼”其实就是当时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准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但周公高明的一点是他将这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为人们自觉奉行的意识理念。

首先,周公制定的“礼”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应该遵行不同的礼仪,因而成为古代中国宗法等级制度的依据和标准,周公的制礼作乐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和礼乐文化的基本模式。周礼对稳定和维持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其文化贡献可谓大矣!作为“中国礼仪之乡”的岐山县是周礼文化的发源地,素有“礼仪之邦”、“周礼之乡”的美誉,该县礼仪文化积淀深厚,传承有序,在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仍有明显影响并且继续发挥着乡规民约的功能。

其次,周礼文化的宗法等级制度主要适用于传统社会的礼治传统,某些内容与当代社会的平等理念和法治要求已不相适应。一是周礼文化规定的礼仪制度和等级秩序实际上是国家主导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同时也是社会的生活秩序,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种德治或礼乐文化。这种传统的礼乐文化一方面使礼仪成为人们自觉奉行的意识理念,另一方面也让公共性的规范进入私人生活并且成为约束私人生活的基本原则。如果社会一味地模糊公与私、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不仅个人隐私和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根本保障,而且必然会造成各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的繁文缛节现象。这些现象难以与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和衔接。二是传统的礼仪文化所约束的主要是熟人社会中的角色等级和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则不得不面对和处理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不仅需要确立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和交往理性,而且需要建立并实施保障人权和社会公正的法治制度。当今,中国政府正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因此,在当代中国让礼仪文化与时俱进并且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以适应现代社会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文化任务。只有勇于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并发扬礼仪文化,让它在当代社会发挥出更大的、更有效的积极作用。这才是我们告慰周公先灵的最好方式,也是岐山清明节公祭周公的根本意义所在。

户晓辉(中国民协调研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