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重阳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正式成为民间节日。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有首歌唱道: “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