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风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以月亮的名义相聚明月山,研讨月亮文化,追寻月亮的永恒价值。在此,我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月亮之都·宜春”的月亮文化。
宜春的月亮文化,源于一座山,那就是宜春城郊的明月山。
月亮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人类对月之传说由来已久,月之崇拜亘古未变。在宜春,月亮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蕴藏久远。
比如说文人赏月。宜春人自古以来,便借月亮来表达情感,留下了许多赞美月亮的诗篇,积淀了内涵极其丰富的月亮文化。宜春大文人张嗣古,在一片芦花中寻月,诗曰:“撑破芦花波底月,淡烟衰草不胜秋。 ”文人赏月,就是每个人心中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月亮。
又如孩儿玩月。孩儿的赏月,是把月亮当作玩具,因而多了几分天真,几分冥顽,几分童趣。宜春孩儿玩月,多与童谣相伴。生在宜春、长在宜春的几乎都会唱这首童谣:“月光光,夜光光,月光树下好插香。东一拜,西一拜,拜得明年好世界。 ”月亮是相思寄情的媒介,这种理念,人们在孩提时就被灌输了。宜春孩子玩月时,大人还常告诫一二。如不能手指月亮,否则会烂耳;不能对月大叫,否则不利和睦。就是在这样的虔诚中,宜春的月亮光照大地,泽被千秋。
相比于赏月、玩月等习俗,宜春的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放荷花灯问月、放孔明灯梦月等民俗更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秋拜月。从唐代开始,宜春官民开始于中秋之夜集宴赏月,民间也逐步兴起了中秋拜月活动。人们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许多望族还会举行隆重的中秋拜月仪式,其程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燃放鞭炮请月,表现人们用纯洁的心灵,庄严的礼仪,迎接象征祥和的明月升起;二是舞傩、上灯、上果、上香祭月,表达人们祈福的善良心愿,献上父老乡亲对月神的崇敬;三是拜月,一拜风调雨顺年年丰,二拜月圆人圆事事圆,三拜家和国和天下和,以此表达人们合家团圆时的美好心情,传递人们对幸福的企盼和对未来的憧憬。现在,宜春的月亮文化节将中秋拜月这一古老的祭祀礼仪加以组合,不断规范程式、提升音乐、完善道具,力求体现神圣与和谐,使之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民俗活动。
火龙追月。“追月”是中秋赏月意犹未尽,再度赏月的活动,一般安排在农历八月十六日。古时,宜春孩童每到中秋之夜,将稻草捆扎在木棒上,再插满香火,游走于月下,沉浸于欢快之中。由此演变,宜春各地有舞“板凳龙”的习俗,随着具体地域的不同,其具体的说法、做法与开展时间各有差异。“板凳龙”近观似火龙翻腾,远观似满天流星,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民间因此把舞“板凳龙”的活动称作“火龙追月” 。
放荷花灯问月。宜春水系丰富,河流纵横,“放河灯”的习俗自古有之。多年演变后,宜春民间形成了南瓜灯、水龙灯、花篮灯、宫灯、青蛙灯、礼花灯、月柳灯、蘑菇灯等多种形式的荷花灯。中秋之夜放入河中,放漂对明月的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放孔明灯梦月。千百年来,宜春民间流传中秋节放孔明灯梦月祈福的习俗,这一古老质朴的民俗,给宜春平添了一分淡淡的诗意。中秋之夜,人们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已的愿望,然后放飞苍穹,祈求梦想成真,形成了“同一轮明月,千万个梦想”的盛大景象。
宜春丰厚的月亮文化资源,使得我们举办月亮文化节并通过这个节庆平台打造和传播月亮文化成为可能。从2007年开始,我们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月亮文化节,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本届的月亮文化节主题是“花好月圆·宜工宜家” 。“花好月圆” ,是第六届月亮文化节与江西省第三届花博会同期在宜春举行,也是美好圆满的寓意;“宜工宜家” ,标示的是本届月亮文化节的冠名企业,就是宜春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五届月亮文化节,我们的办节思路,在内容上将由前五年侧重于月亮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月亮文化框架的构建,转到丰富月亮文化内涵、发展月亮文化产业、打造月亮文化品牌上来;在方式上,将由前五年的政府主办、县市合力,转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上来,再逐步发展到政府引导、社会承办。
“月亮是世界的,而月亮之都是宜春独有的;文化是人类的,而月亮文化是宜春独特的;生活是大众的,而月亮式生活方式是宜春独享的。 ”相信,宜春的月亮文化在大家的谋划、传播下,今后一定能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任桃英(宜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宜春第六届月亮文化节组委会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