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说,泉州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实质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闽南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精神家园。元宵节期间,中国民协组织专家学者来到泉州,对闽南节俗文化进行调研,与当地群众一道庆祝元宵佳节,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闽南文化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影响,弘扬好闽南文化对中华民族走向美好未来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文化遗产富集区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的泉州,以南音、南戏、南派工艺等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专家学者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建设闽南文化建言献策,以期更好地服务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编者
“被不断再创造”的闽南文化
每次陪同有关专家去泉州考察,总会听到大家对那里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啧啧称赞,这次自然不例外。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闽南元宵节俗文化调研活动”的专家组成员,走进泉州的街区、村落,感受那些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由衷的感叹自然也是不绝于耳。
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域,泉州的元宵节充满了吸引力,因为它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形式多样,极具内在活力。我们因此而来,却不仅于此。我们一行走马观花听了南音、赏了花灯、看了高甲戏柯派女丑表演和《大名府》的布袋木偶,走进了泉州博物馆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鲤城区临江街道的宽街窄巷、晋江东石镇的九龙三公嘉应庙和蔡氏祠堂、德化陶瓷博物馆与瓷艺堂,拜谒了佛教圣地开元寺,参加了天后宫的“乞龟”仪式,领略了关帝庙的旺香和清净寺的清静……考察内容包括了日常生活生产乃至精神信仰,所到之处所闻所见都能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这正是闽南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涵化能力等优良传统所赋予的共性特征显示,也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文化表现形式“被不断再创造”的结果。
闽台东石数宫灯习俗,无疑是闽南元宵节俗的亮点之一,也是此行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更是闽南文化(固态的物质性的文化形态不在此讨论之列) “被不断再创造”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东石数宫灯活动每年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东石上一年元宵之后结婚的新郎官都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还有一盏公共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元宵午夜时分,众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今年台湾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 :新郎官们在三公爷座前掷茭杯,掷得杯数最多的人,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把大红绣球灯迎回家。随后,其他人也将各自的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以往,在晋江东石挂宫灯时,台湾的东石乡亲则提前派人于正月十三回乡祭祀“三公爷” ,把代表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的宫灯数带过来,再把故乡的宫灯数捎回去,两地互报宫灯数,共祝子孙兴旺。今天,这个范围已经拓展到台湾的20多个从晋江东石嘉应庙分灵出去的“三公”护佑区域,乃至于菲律宾晋江东石联乡会也组团参加。闽台东石灯俗首先见证两岸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缘相连。历史上晋江东石人跨海播迁,他们的子孙后裔不忘祖宗的摇篮血迹,在大陆的东石人也不忘隔海相望的亲人,而今这种世代相延的元宵十五数灯俗,既是两岸东石人、东南亚东石人、海内外晋江人、海内外闽南人、海内外华人希冀家族繁茂、子孙昌盛的传统心理的热切反映,也是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2008年前后,笔者也曾陪同有关专家考察过数宫灯习俗,由于时间安排冲突,只看到晚上的活动内容。七年后的今天,却补上了上半段的内容。虽然没有看到“启灵” 、“巡游”等环节,但庄重的“春祭”丰富了整个表现形式的文化内涵。数的虽然还是“新人灯” (闽南语灯丁同音) ,“春祭”等仪式将民众生活中对财丁两旺、保安护境的夙愿表达渲染到了极致。一个文化表现形式在满足民众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上“被不断地再创造” ,不仅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丰富,而且文化底蕴得到深度修复、回归。从族群到村落、社区乃至更广大的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不仅东石人、在台的东石人,包括旅居东南亚诸国的东石人,而且影响到族群文化、社区文化、区域文化的认同及其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更生—再创造”传统,值得我们深思!
郑长铃(中国民协元宵节俗文化调研组专家)
传统与现代交融:泉州元宵灯会的生命力
福建泉州的元宵灯会以其规模盛大、活动内容丰富、参与人数众多、地域特色鲜明而著称。纵观近些年来泉州元宵灯会的盛况,除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有效组织外,其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恐怕是得以盛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泉州灯会较为完整地保留、延续了传统的内涵和形式。元宵节发端于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祈求农业生产丰收和子孙繁衍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如灯彩的“灯”与人丁的“丁”谐音,挂灯是对多子多孙的期盼;灯彩上通常会书写“五谷丰登” 、“风调雨顺”等祈祷语,江南地区还有元宵夜高举火把到稻田“照田蚕”的习俗;女性元宵夜有“走三桥” 、“摸门钉”的行为,如清代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十四走百病摸门钉》咏到:“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这些内涵在很多地区都已消失,但在泉州灯会活动中有很好的保存。例如东石镇嘉应庙的“数宫灯”习俗,规定去年结婚的新人要从家中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嘉应庙中,出资挂灯费50元和数额不等的捐资,张榜公布。仪式最后,主祭和陪祭仰头高声数张挂的新人宫灯,全场附和应声,达到高潮。这种仪式既是宣示本宗族新添了家族成员,更是祈求新人早生贵子、家族繁衍。天后宫的“乞龟祈福”习俗,是对幸福生活的全面祈祷,当地有“摸龟头盖大楼,模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有尾”的说法,但龟由大米堆塑而成,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五谷丰登的期盼。东石镇梅峰(型厝)村的游灯舞香龙,由舞香龙、烧火鼎、烧火把、酒盏灯、踩轿脚等仪式组成。香龙由稻草扎制而成,火把由地瓜藤、甘蔗扎成,要到家家户户门前巡游,还要绕境一周。虽然当地说法是源于逐瘟疫,但从仪式内涵看其核心还是包含驱除病虫害、祈求粮食丰产的意蕴。而“酒盏灯”必须由去年新婚的男子、出生男丁的父亲、新建房子的家长提举,显然是对家族繁衍行为的褒扬。
在传承传统灯会内涵和仪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泉州元宵灯会存在着一定的调适,这种调适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进行的自发性行为,通过调适不断适应现代生活,适应当下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也正是泉州灯会的生命力之所在。元宵灯会中相关仪式的象征意义已从求子、多子多孙转换到期盼小孩健康、聪明,这种变化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因为“多子多福”的观念已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抛弃,现在家庭大多只有一二个小孩,希望他(她)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绝大多数家长所期盼的。舞香龙习俗也已从祈求农业生产丰收转向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此外,灯会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宫灯外,更多的创意灯加入了灯彩的行列,尤其是在泉州市区,街道两旁小商贩们销售的灯彩五花八门,各种造型新颖、五光十色的彩灯引起观灯的父母小孩浓厚兴趣。
泉州灯会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能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各个群体阶层的需求,使其人气旺盛、传承不衰。今天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仍然能感觉到浓浓的中西文化合璧的气息,这种特性也体现在元宵节灯会中,在观灯的人群中,有许多带着假面具的年轻人,有的装扮成小丑的模样,有的将小孩装扮为小天使。泉州籍华侨华人数量众多,侨居世界各地,他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回乡参与活动,也势必带来不同的文化信息,在沟通传统与现代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为泉州元宵灯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郑土有(中国民协元宵节俗文化调研组专家)
泉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践的三点启示
羊年伊始,孟春时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贯彻中国文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启动了新年第一轮节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工作。本次调研活动由罗杨书记亲自带队,前往闽南文化中心地泉州。我们在泉州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多时间,在不分昼夜的紧张踏勘寻访中,虽然身体劳累,但心中充满了兴奋与愉悦之情。
泉州属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文化在平静祥和中蕴蓄勃勃生机。通过考察,我对泉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经验有三点感悟:
文化生态保护,重在文化的整体保护与人们对文化的信仰,形成人、物、空间、时间活动的有机联系与组合。泉州是一座世界宗教博物馆,也是世界宗教的传承地,作为世界的泉州,它不仅有数百万泉州人从这里走向世界,同时它也融汇了来自世界的宗教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本土的道教、民间信仰共生共荣,它们属于泉州城市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泉州人的文化信仰。泉州信仰文化在同一地理空间范围内和谐共处,它是世界文化奇观,也是当今值得倡导的世界文化的方向。我们参访了著名的佛教寺庙开元寺、伊斯兰教的清净寺、道教的关岳庙、民间信仰的富美宫,还有蔡氏祠堂,泉州人以文化主人的身份,平和自然地介绍这些寺庙的历史文化,显示出泉州人的阔达胸怀。
文化生态保护,重在标志性文化的引领。泉州文化海纳百川,但主体文化依然是中华传统文化,泉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晋人南迁,随着大批中原人的移居泉州,北方文化南移泉州,在泉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泉州文化的古雅特色。南音,是闽南标志性的音乐文化,有“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活化石”的美誉。在泉州市区与乡村,活跃着众多的南音班社,它为民众提供了历史文化教育与精神享受。南音不仅在文庙为城市居民所欣赏,我们在乡村祠堂、也见到它与民众的祭祀活动的配合与交融。东石镇型厝村的灯火香龙,虽然起于蔡姓祠堂,但它每年的元宵巡游全村,为村民共享,是村落共同体的标志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重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呼应与对接。文化是流动的河流,传统文化是源,现代文化是流,源流的汇合生成了民族文化之河的绚烂,也使民族文化的生命得到不息的绵延。泉州人常常通过岁时节日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信仰与文化娱乐呈现出来。元宵是泉州的重要节日,也是社区、村落重要的集会时间,人们举行灯会与庙会,传承传统,服务社会。泉州灯会正月十四就已经开始,灯会上花灯竞放,灯彩工艺精美,令人赏心悦目。其中“李尧宝刻纸花灯” ,以其精妙的工艺,引来游人驻足、品评、欣赏。我访问了该灯彩的第四代传人黄丽凤女士,她介绍了祖辈的工艺创新,将本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融合,创造出刻纸花灯,它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泉州人观灯的艺术享受。在灯会上,我见到了带着各式奇异假面、头饰的游人,传统与时尚元素奇妙地融汇于当代元宵节日生活之中,更加增添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在晋江东石镇嘉应庙,花灯簇拥着元宵的庙宇,我们在这里体验了传统的春祭仪式,来自闽台的祭献者在虔诚的三跪九叩之后,数起了花灯,以求神灵福佑的愉悦。嘉应庙奉祀的主神是宋朝的忠臣魏姓三公爷,两岸同胞祭祀这样一位古代忠臣,是在确认与传承忠诚家国的文化情怀。在天后宫一年一度的泉州与澎湖台胞共同举行的“乞龟”祈福仪式,同样是对先贤的敬仰与文化的认同。
闽南文化是闽台两地共享的文化,周期性传统节日是激活传统文化服务当代社会的重要时机,在节日生活中,我们强化着民族文化情感。我曾经在端午节去台湾鹿港调研,那里是泉州人聚集的地方,泉州文化传统在那里同样得到传承与发展。文化是两岸关系的胶合剂,在泉州节俗文化调研中,我有了较深刻体验。以前在台湾见过的建筑与祭祀文化,原来根在泉州。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在泉州,我对习总书记的话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萧 放(中国民协元宵节俗文化调研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