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生活的节拍才有年味

   刊发时间:2015-07-09   罗杨

农耕文明遗存的节俗与当代都市节俗韵律有着时间节点的区别。与北京等大城市的正月十五已经悄然进入大年的尾声不同,河南浚县的社火大赛和民俗文化节以及泉州的闹元宵和花灯展则把春节推向了红红火火的最后高潮。

古人把农历正月称元月,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据史料记载,至少自汉朝开始,我国就开始有了欢度元宵节的习俗。观月、赏灯、猜灯谜、放焰火、吃元宵、闹社火等许多民俗活动,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花样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其中的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红火热闹的群体活动,凸显出浓浓的年味,令人欢欣鼓舞。反观大城市的人们年复一年地慨叹春节没有年味,这难道不应归咎那些曾经蕴含着我们丰富集体记忆的年俗活动淡出了年的现场,有社会历史学家将其称为“记忆场所” ,非遗学者将其称为“文化空间” ,这样的场所和空间,或如既往文人描述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情画意般的元宵节场景,或如老舍先生所说的“到处都是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气氛”的年氛围。而如今,这些迷人的情景除了留存在上了岁数的人的回忆里,便只有在浚县十五的社火大赛、大伾山和浮丘山庙宇兴盛香火所营造出的“文化空间” ,泉州的“乞龟”仪式和“春祭”盛典中依稀可见。

元宵节据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历法而来,凡是保持着“原生态”味道的年俗仪式至今大多仍沿袭着农耕时代的习俗。从西汉到当代,从农耕文明到信息时代,闹元宵、闹社火已走过了两千年的时光,社火从最早传说中的模仿野兽、模仿历史人物以驱灾辟邪发展到以各种民俗表演仪式,张灯结彩闹元宵的欢庆狂欢营造起了民俗盛会的舞台。在这条流淌的文化长河中,不断有一些民俗事项被湮没在时代的浪花里,同时又不断有新的民俗事象应运而生,仿佛一切与十五有关的形式和内容都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甚至一些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渐地淡出。其中,有些古老的内容到后来已无足轻重,但其形式却留下了强烈的仪式感;有的古老内容虽然还在,但已改变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而那些隐去和新生的形式所烘托出的年俗,就像是时代的影子始终粘着生活,粘着生活就会跟着时代,脱离了生活就脱离了时代。只要生活在变,民俗就一定会跟着变。比如,秦人统一了文字,汉代就兴起了桃符;生活中有了蜡烛,元宵节就出现了花灯;生活中有了神荼、郁垒,过节时就有了贴门神之风;生活中出现了秦叔宝、尉迟敬德,门神上就换了两位大将;生活中出现了纸张,节日里就有了名刺、贺年片;生活里发明了火药,节日里就有了炮仗的时兴;生活里通行了货币,节日里就有了压岁钱;生活里有了手机,节日中就有了短信拜年;生活中有了电视,除夕夜就有了春晚;生活中有了电子商务,节日里就有了“抢红包” 、 “发红包” ……人类社会生活的大小变化都会及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节日习俗的细枝末节之中。年味总是与历史共进,与时代共舞,既有承袭,又有创新,不断被深深地打上生活变迁的烙印,在变迁中不断获得新生。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时代在发展,年味就会与时俱进,生活在变好,年味就会有新花样。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文明的转换期,一些传统年俗逐渐失去了依存的载体,而一些新样民俗又应时而生。生活的改变会让很多传统习俗落伍,科技也会让很多传统年味“出局” 。因此,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尊重变化。从鹤壁的社火和泉州的元宵节来看,我国的传统节日正处在一个新旧文化相互渗透,节日仪式繁简并举,城市时尚与乡村风尚相互融汇,陋俗与良习竞相并存的阶段。其中又呈现出精华与糟粕杂陈,健康与腐朽共处,有益与有害并列,文明与愚昧兼有的胶着状态。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农业文明所孕育的一些文化风景逐渐式微,新的文明风尚还未形成,新的节日文化的构建显然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发展变化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类之本能。正像余秋雨先生所说:“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因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还需要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展开” 。我们不能只想着坐在传统的板凳上回味“古老” ,还要站在时代的高台上展望未来,使我们的节日既有传统的年味,又没有不合时宜的陋俗;既有温馨的人间亲情,又没有物欲的礼仪负担;既饱含传统文化的气息,又没有铺张奢靡的习气;既赓续千年的节日文化,又绽放出时代文明的新花;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民族节日文化品味,又成为引领当代人价值观的载体,让传统节日在时代的洗礼中以原生态为基础实现更新与超越,以新生态的面貌绽放出时代魅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由现代元素对传统元素不断扬弃和赓续的过程。传统与时尚并不矛盾,优秀传统是在历史更迭中经过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后走进现代的产物,是民众集体活态传承的成果。国家昌盛,节日兴旺;国家衰弱,节日淡觞。社会生活发展到每一个新阶段,都会生发出不同的节日方式。显然,置身今日之中国,我们应比任何时期的先贤们都更为珍重地对待节日习俗。然而,保护和拯救传统民俗不是让老民俗向草根定位一味滑落,而是使之不断融入当代人的价值观并使审美境界得以提升。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善于在传统民俗与时代风尚之间找到契合点,不断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民俗文化元素,放大优秀文化的精华部分,增加新的文化内涵,让新民俗接地气,让传统节日粘着时代,粘着生活,与时代和人民同行。

节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是由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创造的。元宵节不仅是我们的一个节日,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传递,中国人价值观的传播。因此,怎样过好元宵节一定要由时代发展和现实生活需要决定,一定要由老百姓说了算。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