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至23日,中国民协组织的鄂伦春族游猎文化调研活动在黑龙江举行。中国民协顾问、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黑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计世伟带队,由十余名专家和随行记者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到大兴安岭腹地鄂伦春族聚居区和民间文化传承地。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或 “使用驯鹿的人”。自古以来鄂伦春族从事游猎生产,由于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区域,使得其在解放前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也被誉为“兴安岭上的猎神”。鄂伦春族也是北极圈渔猎民族的象征,其传统文化是东北亚地区仅存的游猎文化,对于研究通古斯语系各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具有极高的样本价值。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北方少数民族传承基地,查看了新生乡少数民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葛长云和猎户张林江作了家访,认真调研了当下鄂伦春民族生活现状及其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情况,在岭上人博物馆内深入了解了鄂伦春族人文历史、民族文化和发展变迁。随后,调研组又走访了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陶丹丹和莫鸿苇的工作坊,听取了两位民间艺术家关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观摩和采录了鄂伦春说唱史诗莫苏昆《小鹿》选段。随行的人民政协报记者张丽,北京电视台记者代晓和杨钧对此次调研作了全程的拍摄记录和跟踪报道。
作为濒危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族所面临的文化传承困境与众多人口稀少民族具有很大共性。在社会急剧转型、生活方式改变的时代背景下,鄂伦春族传统的桦树皮制作工艺、狍皮制作工艺等面临人亡艺绝、后继乏人的困境。尤其当鄂伦春人由传统的游猎生活到如今全面禁猎的定居农耕生活,本民族独有或典型的语言、宗教、民俗、歌舞等诸多本源文化就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生活土壤。而年轻的一代鄂伦春人也随着经济的一体化、居住的城镇化和文化的趋同化,久而久之,对本民族文化持淡漠甚而排斥的态度。此次调研活动正是以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为突破口,以录音、录像、调研报告和学术论著等形式,从民间文化层面对鄂伦春族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的存续,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记录。
(图片提供:吴京男)